晨曦初露,善意奔涌。全国助残日作为我国首个助残专属节日,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关怀,凝聚社会力量,彰显文明担当。2025 年 5 月 18 日,第 35 个全国助残日将至,三十五载见证残疾人事业从起步到腾飞。值此,北京市残联推出系列报道,展现事业成就,致敬奋斗精神。此刻,让我们走进乒乓球运动员薛娟的世界,探寻她以坚韧为笔、毅力为墨书写的传奇人生。
当聚光灯如金色瀑布倾泻在乒乓球台,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突然化作一道银色闪电。薛娟甩出球拍的瞬间,乒乓球划出的弧线像流星坠落,精准砸在对手防线死角。看台上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没人知道,这道金色弧线背后,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生命传奇。薛娟,北京市残疾人乒乓球队(轮椅组)队长,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的主力猛将。近百枚奖牌闪耀着她的荣耀。
折翼童年,在困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时光回溯到薛娟 11 个月大时,命运的阴霾突然笼罩了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因服用 “假糖丸”,小儿麻痹症如噩梦般袭来,无情地剥夺了她行走的权利,从此轮椅成了她的 “双脚”。但小小的她,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面对生活的苦难,她没有退缩,反而在心底种下了一颗渴望知识的种子。
求学路上,崎岖的乡间小道是她的 “考场”。轮椅的轮子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颠簸,她紧紧抓着轮椅把手,忍受着一路的摇晃;异样的目光如芒在背,她却将头抬得更高,专注于知识的汲取。教室里,她挺直脊背,眼神坚定地望向黑板;放学后,她不顾疲惫,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即便困难重重,她依然咬牙坚持,顺利完成初中学业。毕业后,面对继续求学的艰难,她选择以手工编织维持生计,然而,心中那个走出家乡、探寻世界的梦想,始终如同一盏明灯,从未熄灭。
挥拍赛场,用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2006 年,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悄然降临。经推荐选拔,薛娟成为一名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从此,训练馆成了她的 “战场”。身体残疾程度严重的她,在训练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夏日的训练馆里,闷热难耐,薛娟坐在轮椅上,全神贯注地挥拍。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浸透了衣衫,一节课下来,她要换两身衣服,拧出的汗水滴落在地,仿佛在诉说着训练的艰辛。疼痛是训练中的常客,但她从未因此缺席,哪怕身体不适,依然强忍疼痛坚持到场。这份对梦想的执着与坚持,让她在 2013 年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 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
从亚锦赛的团体冠军与单打亚军,到亚运会、世锦赛上同样耀眼的成绩;从里约残奥会上 TT3 级女子单打和团体双料冠军,到东京残奥会的蝉联荣耀;再到巴黎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双打 WD5 比赛夺冠、女子单打摘铜…… 赛场上的薛娟,每一次挥拍都充满力量,每一次击球都坚定自信,用实力证明:身体的残疾无法阻挡梦想的绽放。
心怀大爱,让温暖照亮他人的征程。赛场之外,薛娟褪去冠军的光环,化身为温暖的使者。她深知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易,也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她积极投身公益,频繁参与各类面向残疾人的活动。
在与残疾人朋友交流时,薛娟总是面带微笑,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从童年的不幸遭遇,到求学路上的艰难,再到赛场上的拼搏与坚持,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只要心怀希望,就一定能看到曙光。
她的鼓励,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无数残疾人的心里,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她的努力,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残疾人乒乓球运动,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走进薛娟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乒乓球冠军,更是一位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在成功后心怀大爱的追光者。
未来,她将继续怀揣对乒乓球的热爱,在训练中挑战极限,在赛场上续写传奇,同时也会在公益道路上坚定前行,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之路。
她的故事,就是一首永不言败的生命赞歌,激励着无数人勇敢追逐梦想,拥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