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中国·发现武汉"活动中外嘉宾在黄鹤楼前合影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前,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来到他高中课本中读到过的武汉黄鹤楼,"实现了期待已久的愿望"。兴之所至,他与夫人一道用中文吟诵了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被武汉触动的,还有一群来自中国周边国家的媒体人。坐在光谷空轨列车中,泰国民族电视台主持人布拉梅塔瓦尼感到"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武汉最大的湿地公园东湖,越南通讯社记者杨玉叶感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这里完美体现。"在古琴台聆听古曲演奏,老挝国家电台记者西哈娜仿佛穿越回了"小时看过的中国古装片","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尤其让我感动,这种友谊世间难寻。"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联合武汉市委宣传部,邀请包括越南驻华大使、尼泊尔驻华大使在内的五国驻华外交官,以及来自越南、印尼、泰国、老挝、土耳其等国的20位主流媒体记者,展开2025年"漫步中国"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活动首站——"发现武汉"之旅。
连日来,多国记者围绕科创、生态、文旅、交通等武汉城市发展重点深度走访调研,中外媒体联合摄制,用系列报道解析武汉的现代化发展密码,感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科技新场景:智慧交通与创新之光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中国光谷"。在这里,各国记者体验中国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走访长飞光纤等科创企业,感受"赛博武汉"的科技范儿和未来感。
△泰国民族电视台主持人布拉梅塔瓦尼介绍空轨乘坐感受
泰国民族电视台主持人布拉梅塔瓦尼体验空轨后兴奋地说:"这种全自动无人驾驶的空轨列车悬挂行驶在空中,让我深切体验到了武汉的智慧交通,尤其透过车厢地板上的观景窗俯瞰城市,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印尼国家电视台记者拉赫马特·希达亚(右一)在空轨下拍摄
印尼国家电视台记者希达亚表示,空轨是一个交通奇迹,不仅帮助通勤,还可以减排。印尼和中国都有庞大的人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成果值得学习,尤其是人口大国如何通过科技解决交通难题。
△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杨拉在光纤应用于智能汽车场景的展台前驻足观看
在科创企业长飞光纤公司的展厅内,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杨拉在光纤应用于智能汽车场景的展台前驻足良久。他表示,中国在量子通信、空芯光纤等前沿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令人大开眼界,中国智慧正在联接美好生活。此次武汉之行,他重点聚焦武汉的创新基因,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寻找现代化发展密码。
生态新范式:山水人城的和谐共生
不少外媒记者早就听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次他们来到武汉,对河湖治理、江豚保护等选题非常感兴趣。
△采访团一行在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了解湿地保护成效
作为全球首个千万人口级别的"国际湿地城市",武汉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湿地保护体系,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也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流连忘返。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武汉最大的湿地公园东湖参观后,越南通讯社记者杨玉叶感叹:"东湖的规模和保护力度令人惊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完美体现。中国对于保护自然的努力和决心让人非常钦佩。"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江豚繁育研究中心
长江江豚是全世界唯一已知的江豚淡水种群,曾经栖息在长江的大部分水域。根据2022年的一项研究,长江干流中仅有约600只长江江豚,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老挝国家电台记者西哈娜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江豚繁育研究中心采访后说:"我了解到了中国保护江豚的好经验。老挝的江豚已经灭绝了,但湄公河里还有不少水生动物需要我们长期守护。"
△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右三)携夫人出席2025年"漫步中国"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活动启动仪式
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家。他说,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各国应齐心协力共同推动这项工作。今年是尼中建交70周年,希望两国在该领域能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
文化新表达:千年历史与文化传承
△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在黄鹤楼参观
武汉既有大江大湖大城的硬核与浪漫,也有建城3500年积淀下来的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知音文化的千般风雅,万种柔情。
在黄鹤楼,越南驻华大使范清平感慨道:"中国古诗《黄鹤楼》是越南高中必读的作品,能够亲眼目睹这座千年文化遗产,亲身感受生机勃勃的武汉,我实现了期待已久的愿望。"他特别提到,越中两国有着数千年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未来应通过文化和旅游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民间往来,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采访团一行在古琴台欣赏古琴表演
△老挝国家电台记者占塔宋·西哈娜在古琴台拍照打卡点留念
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的古琴台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吸引着络绎不绝的"知音"。老挝国家电台记者西哈娜在聆听古琴演奏后激动地表示:"小时候看中国古装片,常常出现古琴演奏的画面,今天来到这里,感觉就像穿越回了中国古代。更让我感动的是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这种友谊世间难寻。"
多日的参观采访,让各国友人对武汉的了解与日俱增,也在这里找到了武汉的发展密码。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阿杨拉说:"我们既看到了武汉的过去,也看到了她的现代风貌,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包容且全面的体验。"(记者:于淼、杨佳澎、梁慧、彭少艾、顾晨曦、汤剑昆、杨晓书、麻余瑶、李建祥、吴怡杏、秦瑛莲、李敏、朱福宁、刘天惠、魏为、沈维华、卢倩桦、杨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