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在夏商周之前,华夏历史上可能还存在过一个被刻意遗忘的王朝?

1936年,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出现了一个令考古学家疑惑不已的名字——虞。

历史的时间轴因为虞朝的考古发现,竟又横跨了三千年。

这个比夏朝更古老的王朝,究竟有何秘密?



为何连司马迁都欲言又止?历史的迷雾下,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的追溯

2019年,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观象台,让所有专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个距今4300年前的建筑,竟能通过12道夯土柱精准测定二十四节气,甚至误差不超过两天。

而这个建筑正是来源于虞朝。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还在祭祀区发现了刻有“虞”的玉圭,与《尚书》记载的虞舜“璇玑玉衡”完全吻合。

其实早在《韩非子》中就有“虞夏两千岁”的说法。

根据这个说法,并结合夏朝471年推算,虞朝的存在竟然长达1600年。



这个发现公布之后,许多考古学家也陆续在一些文献典籍中发现了唐虞王朝存在的证据。

根据《论语·泰伯》中的记载,孔子和其弟子们曾经对古代贤王有过这么一句赞美之言:唐舜之际,于斯为盛,意思是在唐尧时期、虞舜时期和周武王时期人才最多。



并且除此之外,《尚书》和《左传》中也有零星关于唐尧王朝和虞舜王朝存在的记载。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文献记载确实有限且缺乏系统记录,司马迁认为虞舜时代可能更依赖口头传承,所以在《史记》一书中并没有进行详细记载。



而且根据考古发现,甲骨文“虞”字结构,上部为“虎头”,下部为“人跪拜”,这个发现不仅进一步证明了唐虞王朝的存在,也暗示了唐虞王朝是一个以猛虎为图腾的强大王朝。

但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也是从一个部落发展起来的。



其实在唐虞王朝建立之前,华夏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王朝存在。

我们熟知的“三皇五帝”时期被称为远古时期或者部落时期。

一直到唐尧执政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基本的制度,这非常不利于统一管理。面对这种情况,唐尧自然很是头疼。



他决心要制定一套符合国家具体情况的政治制度。

终于,经历了数年的经验累积,华夏历史上第一套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问世了。

在这套政治制度里最亮眼的就是官员任命制。

顾名思义就是唐尧通过任命官员,让他们共同管理部落的各项事务。



这个治理智慧不仅构建了权力制衡机制,还直接影响了后来夏朝的“六卿”制度。

随着这套政治制度的应用,尧意识到部落的体系已经落后了,便建立了陶唐王朝。



至此,王朝的形态已经开始形成。

那么陶唐王朝又是怎么发展成虞朝的呢,这一切还得从唐尧禅位给虞舜说起。



虞朝的建立

要说虞朝的盛世,离不开唐尧晚年的英明决策。

尧在位70年后,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老去,是时候选接班人了。

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就算尧选择自己的儿子作为接班人,也是情理之中。



但尧经过多年的观察已经发现,自己的儿子丹朱凶暴顽固,实在无法担当大用。

为了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尧叫来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位大臣,让他们推荐人选。



结果四位大臣不约而同都推荐了舜,他们表示:舜很孝顺,把家里的关系处理得特别好,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家人,让家里人弃恶从善。

听完这些话,也对这个叫舜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于是,他便让人把舜叫到了他身边。



舜来了之后,尧看着眼前这个眉清目秀而且雄姿英发的年轻人,心里已经给了他极高的印象分。

不过此次涉及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选拔,尧还是决定要先好好考察舜三年,然后再作决定。



为了看他是否真的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的问题,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希望从两个女儿口中听到对舜最真实的评价。

后来在尧的操办下,娥皇女英和舜举办了婚礼。

婚后,虽然姐妹两个同嫁一人,但舜和两个妻子相敬如宾,恩爱非常。



娥皇女英在舜外出办公时就打理好家里,他们的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看到这个场景,尧知道自己已经得到想知道的答案了。

但尧对舜的考验还在继续。

之后,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

舜接到命令后,并没有着急去颁布教令,而是选择先深入到各部落观察风俗民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舜发现老百姓之所以争夺斗殴,其实还是因为没有善恶观,也没有人正确引导。

于是他决定得先从自己做起,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才能让民众信服。



其实早年间舜对继母和弟弟以德报怨的事情就流传甚广了,加之这次舜更是亲力亲为,所以老百姓自然都愿意跟着舜学习。

一段时间后,各部落打架斗殴事件一下子少了很多。

后来尧又让舜去带领百官处理政务。



在当时,舜的德行已经很让人信服了,所以在舜接到这个命令之后,百官都愿意接受舜的指挥。

在舜的带领下,所有政务都按部就班地进行,舜也在一些大事的抉择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让百官对他的能力也非常认可。



看到舜的表现后,尧对身边的大臣说:以后有了舜的带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三年的考察期很快就过去了,此时的舜,已经具备了一个接班人应有的条件。

尧意识到,自己是时候“让贤”了。



于是在正月初一,尧在太庙举行了禅位典礼,舜正式成为国家的新天子,尧则退位隐居。

二十八年后,尧去世了,自此陶唐王朝宣告告终,虞舜正式建立虞朝。



时代的变迁

虞朝建立后,舜继承了尧时期的一切政治制度,并又兴起了一系列改革。

他重新对皋陶、契、弃、伯益、夔、龙、垂、益等人进行了任命,使他们各司其职。



新的任命确立后,虞朝的治理有了更为制度化、体系化的管理。

不过说起选贤任能,就不得不提到舜在位期间的一位名臣——禹。

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如果说大禹是千里马,那舜就一定称得上是他的伯乐。



其实在尧晚年时期,洪水就已经泛滥成灾了,当时负责治水的是禹的父亲鲧。

但鲧只是一味将河道进行堵塞,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多次造成了更大范围的水灾,所以洪水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

所以在舜继位后,禹被发掘,重新开始治水。



禹接手这个任务之后,吸取父亲治水时的教训,采用疏通河道的方式来缓解水患。

经过了十三年的治理,黄河水患终于被解决了。

治水期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成了佳话流传至今。



而尧也在这期间看到了禹的潜力,于是在晚年时期,尧就确定了禹为自己的接班人。

而禹继位之后,便建立了夏朝,中国自此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夏朝建立后,由于目前没有确凿的考古链,所以学术界普遍认为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虞朝更倾向为传说。



结语

虞朝是否真的存在,或许还需要经过多方面考察。

但无论如何,它的故事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华文明最初的曙光,让后人永远怀念那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