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

演唱会宣布延期

在社交媒体上

不少网友也分享了自己

“以为是感冒,结果是阳了”的经历

#新冠感染又抬头# 也冲上热搜

新冠感染小高峰又来了?

广东的情况怎么样?

这一次波峰什么时候会过去?

你关心的问题,一文读懂

新冠感染又现高峰了吗?

最近一个月,全国多地均出现新冠流行趋势。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期内(3月31日—5月4日)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病例阳性率由3.3%升至6.3%,新冠病毒已成门急诊就诊量首位病原体。


图源:中疾控


图源:中疾控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从3月开始,新冠门诊就诊人数、阳性率都开始增加,4月、5月有上升趋势,暂时还没有看到下降。


5月12日,患者在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就诊。图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从地域上看,本轮新冠感染中,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省份。李侗曾认为这和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南方更潮湿,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这次新冠感染的症状有什么特点?

如何用药?

这次新冠感染有什么特别之处?又有什么典型症状?

  • 一方面,免疫逃逸更强:之前阳过或者打过疫苗的,也可能再次感染;

  • 另一方面,症状更像感冒:嗓子痛、低烧、咳嗽或根本没症状,容易被忽视。

老年人仍是本轮新冠要重点防护的人群。此次新冠感染,年轻人一般3—5天就能缓解,老年人可能要5—7天。

此外,有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以及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也需做好防护。


南方+资料图

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用药?是对症用药,还是直接选择抗病毒药物?

确诊新冠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可显著缩短病程。“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早期使用效果最佳,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从临床观察来看,它的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良好。”若未能及时就医,可临时服用退烧、止痛药物减轻不适。

为何会出现此次小高峰?

上一次新冠的小高峰发生在2024年7—10月,距今已过去半年,随着人们抗体水平的降低或消失,新一波感染就有可能发生,因此,此波发病属疾病的自然现象。

此外,春夏换季,早晚温差大,是本就容易中招的感冒高发期。加之恰逢清明、“五一”,假期人口流动大,跨省出行、聚会聚餐频繁,病毒有可能借机扩散。


图源:新华社

我们要注意什么?

这些防疫要点请牢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当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应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南方+资料图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与人接触要佩戴口罩,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根据需要及时就医。

  • 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减少感染风险。

  • 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60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病的人

免疫力低下者

注意防范

转发提醒家人朋友

— 健康无处不在 —

文章转自:海淀疾控

文章来源:南方时报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提醒所有人

我是巍子,急诊科医生,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识!这个公众号帮过许多人,救过许多命!

远离悲剧,健康平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