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591首
原诗
游荡者
文/汤养宗
一直是个游荡者,不知与月光、影子、雨水
是敌人还是朋友。有时摸着
自己的身体,如摸到一只荡气回肠的候鸟
摸到江南和江北。
与万物若即若离,与自己分分合合
我多像是曹营里的那个汉兵,将每个天亮
反穿成似是而非的衣裳。
只有你们是定若磐石和人见人爱的始作俑者
我管不住自己太多暗藏的小脚
与谁有仇般踹着空气中的这头与那头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汤养宗的诗《游荡者》,此诗书写的是诗人自己,如同在解剖自己一般。诗人将自己命名为“游荡者”,这是一个漂泊者的形象,展开了与世界万物的交流碰撞。一个游荡者,居无定所,若即若离,分分合合,这也决定了与外界的交流是有一定局限的。诗人或许有隐藏自己的一面,内心有不安定因素,这决定了诗人的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踹空气,这是愤怒的表现。或许,看得越多,离这个世界越远,诗人暗藏的悲观,制造了情绪的波动,使得诗人有了发泄的理由。
在开头部分,诗人说“不知与月光、影子、雨水是敌人还是朋友”,这种不确定来自内心的困惑,因为游荡,居无定所,诗人总是以变化的姿态出现,这就制造了更多的不确定,这也造成了诗人思想上的变化。诗人无法确定关系,就是游离的状态导致的。
接着写摸自己的身体像摸到一只候鸟,以及江南江北,这是对游荡者的解释。诗人以这样的身份出现,注定了迁徙。这句“与万物若即若离,与自己分分合合”,充分体现了诗人矛盾的特质:不确定、变化、模糊、张力、统一体等等,诗人在对立与统一中来回穿梭,如此反复无常,这在生命体验上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然后,诗人又把自己比作曹营里的汉兵,“将每个天亮反穿成似是而非的衣裳”,这是一种隐藏,害怕被看穿一样,这是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诠释。这说明诗人身心难以达到统一,所以才造成了“与万物若即若离,与自己分分合合”,这也符合一个游荡者的特点。接着,诗人又以你们的定若磐石和人见人爱为对比,这也正好说明了诗人的与众不同,这似乎更符合诗人的气质。
最后两行,诗人说“管不住自己太多暗藏的小脚,与谁有仇般踹着空气中的这头与那头”,这句想自己彻底地暴露,从心里到行为都向世界坦诚,如此情绪化的表达,说明诗人内心有太多的憋屈,需要发泄。从这首诗看,诗人仿佛是痛苦的代名词。
诗人勇于袒露自己,这是回归自我的一种表现。一个人在愤懑中憋得太久,对身心将是一种摧残。从这首诗的情调来看,明显带有暗灰色彩。诗人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更多的是心境的表达,而从文字的表达来看,这样的诗也更耐读。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汤养宗,男,汉族,出生于1959年9月27日,福建霞浦人,当过导弹护卫舰的声纳兵。退伍后在一个剧团里写了八年的剧本,后又在县文联坐了八年的班,主要从事诗歌写作。2018年8月,作品《去人间》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
往期诗评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五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500篇,72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1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3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5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