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屈玉琪 尹春月 制作/尹春月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屈玉琪 尹春月
清晨6点,石家庄市长安区粟康街与和平路交口的建和园楼下,众爱餐厅(建和园店)门前热闹非凡。环卫工人、小区保安手持餐具排队领取免费早餐。餐厅门口,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着,为排队人群盛上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大锅菜,递上两个白馒头。
众爱餐厅是一家爱心公益餐厅,每天为环卫工人和独居老人提供免费早餐。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家爱心公益餐厅在市内有两家店,其中中冶店自2021年6月开业以来,已稳定运营4年,建和园店则是2023年底开业,已有一年半。截至目前,众爱餐厅两家店共计送出了16.7万份免费爱心早餐。
清晨的爱心早餐温暖了环卫工
5月16日清晨5点40分,众爱餐厅(建和园店)的早餐已经做好,掀开锅盖,刚熬好的大米粥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出清香。工作人员史女士将熬好的大米粥盛入保温桶,志愿者们把热好的白馒头放到托盘里,搬到餐厅门口的桌子上。
不一会儿,环卫工人陆续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赶来。大家很自觉地排好队等着领早餐,也有的环卫工利用这个时间给志愿者们帮忙。“你今天可不早啊,赶紧搭把手。”长安区环卫大队的环卫工古前进一边打趣刚来的工友,一边支上用餐的桌子。
志愿者们站在桌子后一边打饭,一边叮嘱:“小心烫,拿稳饭盒把手。”没一会儿,店外空地上摆放的10来张桌子和店铺内5张桌子旁就坐满了人,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十分热闹。
众爱餐厅(建和园店)门前有不少前来吃早餐的环卫工。(屈玉琪、尹春月/摄)
纵览新闻记者看到,前来就餐的不仅有环卫工人,还有附近小区的保安和老人。他们中既有自餐厅开业就来的“老食客”,也有刚听说消息前来尝尝的“新食客”。
“从餐厅开业就来这儿吃,已经一年多啦。下班后能吃上热乎饭,心里特别高兴。”餐厅内,长安区环卫大队的张秋芬边吃边和同事们说笑。餐厅外,刚加入长安区环卫大队的纪树森端着刚出锅的早餐正准备带回家。纪树森说:“我是最近才开始来这儿吃免费早餐的,来了后发现这边早餐不仅好吃,还能打包带回家,特别方便。”
有志愿者凌晨3点就来帮忙
6时30分许,就餐者吃完早餐后,帮忙收拾店外的桌椅,倒掉垃圾桶里的垃圾,然后有人奔赴工作岗位,有人则回了家。而志愿者们则留下来收拾店铺卫生。厨房里,志愿者田学谦边拿着抹布擦拭操作台边说:“这是我第一次在石家庄市区参加志愿活动。虽然志愿活动很辛苦,但能帮到别人,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志愿者忙碌着给大家打饭。(屈玉琪、尹春月/摄)
像田学谦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每天早早来到餐厅制作早餐或者帮忙打饭、收拾桌椅。众爱餐厅发起人之一的贾军亮表示,众爱餐厅开始做公益早餐项目后,吸引了很多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大多是通过自己朋友的朋友圈了解到餐厅有志愿者的需求,然后主动找到他们表示想来参与志愿活动。甚至有些来自井陉县、赞皇县、灵寿县的志愿者,凌晨3点就开车出发,只为来这里帮忙。
除了社会人士,石家庄市金柳林外国语学校也将这里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周六,学校都会组织一些家长和孩子前来做志愿者,希望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感受爱心奉献的力量。
若时间和资金充裕,未来还计划推出免费午餐、晚餐
众爱餐厅发起人之一的吴满全表示,众爱餐厅由他和关颖、贾军亮、王跃兴、罗云等人共同发起,主要是为环卫工人和独居老人提供免费早餐,但如果其他有困难的人来领早餐,他们也不收取费用。建和园店于2023年底正式开业,做公益早餐项目已经1年半了。早在2021年6月17日,他们就在石家庄市裕华区祥泰路德贤公馆开了第一家众爱餐厅(简称中冶店),这家店距今已经稳定运行4年了。这两家店除了每天早晨免费提供早餐外,中午和晚上都不营业。
谈及创办公益早餐店的初衷,吴满全说:“当时就想做一件每天能坚持并有意义的事情,大家一商量,就决定做免费早餐。”根据众爱餐厅抖音号上发布的视频,仅5月15日一天,众爱餐厅(中冶店)的就餐人数就有135人,众爱餐厅建和园店的就餐人数为150人。据吴满全介绍,这两家餐厅前来就餐的人数会因为季节变化有所浮动,但每家店铺每天前来就餐的人数都大体稳定在100人左右。据吴满全介绍,目前,众爱餐厅两家店一共送出了16.7万份早餐。
一位前来吃饭的环卫工为这家餐厅和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屈玉琪、尹春月/摄)
吴满全表示,目前餐厅的花费主要由几位发起人共同承担。不过,自餐厅开办以来,也有很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为餐厅的运营提供不少帮助。
“做免费早餐只是第一步,若时间和资金充裕,未来还计划在建和园店推出免费午餐、晚餐,甚至可以将餐厅打造成24小时营业的免费餐厅,方便附近医院的病人家属为住院病人做饭熬汤,节省开支。”吴满全说,“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先把免费早餐项目做扎实。未来,希望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将这份温暖传递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