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吉林全书》编纂文化传承工程专家咨询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国内相关存藏机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吉林历史文化相关议题,尤其是基于全书编纂工作展开的对吉林历史、东北历史的深入研究这一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研讨。



作为吉林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重点文化战略工程,《吉林全书》启动一年来成果显著,目前已高质量完成45册图书出版,并同步启动数据库建设。


专家把脉:以学术匠心铸就文化精品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总书目需增加哪些内容,如何从吉林历史文献中提炼吉林文化精神标识,如何推进吉林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推进吉林历史文献的活化与利用等议题进行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社科名家工作室首席专家厉声在研讨时说,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研究吉林历史需立足吉林,更要放眼东北。吉林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在近代尤为突出,特别是清代以后的档案,具有极高的整理研究价值。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文化承载着边疆开拓、多民族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等独特精神标识。以此为路径,挖掘如松花江流域的渔猎记录、闯关东家族迁徙谱牒等,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更多收录少数民族典籍文献,并辅以对照翻译,可以更好地彰显边疆文化多元性,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赋能:为振兴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岩表示,《吉林全书》成果转化的显著特征,就是注重数据库建设。建设数据库是国家层面推进实施的具有文化安全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涉及出版、考古、历史、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需要全国各地图书馆、出版单位、藏书机构的联合支持。吉林省应在《吉林全书》编纂的基础上,把数据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并积极汇聚国内外研究力量,共同开展对东北历史文化的深度系统研究,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力量。

系统推进:构建文化传承长效体系


与会专家对已推出的《吉林全书》高度肯定,一致表示,将通过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对吉林历史文化开展“溯源-梳理-阐释”三位一体研究,使编纂工作更加科学严谨。

经专家论证后,《吉林全书》将在吉林省社科院主办的《社科战线》《地域文化研究》杂志上开设专栏,为专家学者提供研讨、交流平台,刊载《吉林全书》编纂出版现状及相关专著,将其快速转化成理论成果;对于重大研究成果,拟纳入“吉林文脉传承工程”,以新编新创图书形式出版。

与会专家表示,通过《吉林全书》这一文化工程,让历史文献“活起来”、让文化精神“立起来”,是各方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点击下方图片免费领取

第二届东北书博会专属福利!

1000万高德打车券!

来源: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

编辑:刘星彤

主编:曲翱    监制:陈尤欣


点喜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