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人关系的建立,究竟是为了什么?

直白来讲,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指向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

你认同吗?

仅仅认同,还远不能拥有一段健康的关系。

因为健康的关系,要尊重人性又高于人性。



第一、健康关系的本质

健康关系,见仁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

对于亲密关系来说,有人认为是相互心疼共同组建一个家庭;有人认为是相互信任共同进步;有人认为是同频相吸相互奔赴;有人说是付出给予不索取。

对于朋友关系来说,有人认为是可以相互陪伴,相互帮助,可以玩到一起的玩伴。

我认为,都还没未触及到本质。

真正健康的关系,是两个人在这段关系里,是否成长为了更好的样子。

你看到了ta的优秀,因而想更加优秀,ta同样也因此变得更加优秀,两人顺路一起探索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第二、健康关系的前提

没有人有义务,在努力奔跑的过程中,奋力拉一个懒散的人,奔向目的地。

人生奔涌向前,找一个拖自己后腿的人,没有道理。

我们首先要做一个自足的人,一个向往美好的人。

ta很好,你想和ta在一起,并非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而是在这种磁场的靠近中,你想要而且坚信自己会变得更好。

起心动念,直接决定了一段关系的走向。



如果你想和一个人在一起,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符合人性的。同时你可以再想深一层:所有主动给予的一方,心里都有一个天平,给出去多少对应得到多少,才是平衡的。

如果你只想索取,那你便不会得到,即便得到也不会长久。

你要相信,你喜欢上的人,一定不是傻子。

你看到了ta的好,你看到了更美好的东西,因而自己也想要更加美好,两个人一起走过一段美好的路程,回头发现,原来一起走过的路,早已铺满鲜花。这已经很幸运了。

即便后来种种原因,两人分开了,你也有继续披荆斩棘的热血和能力,这是一段健康关系带给我们的。

你说为什么不是走到最后呢?

没有走到人生终点,谁也无法断言终局。人生是一道列车,中途会经历很多站,如果在列车行驶的过程里,ta看到了更美的风景,选择了下车,坦然的人会祝福ta人生又多了一种精彩。

如果ta没有下车,我们则可以更加珍惜这段缘分。

通常的规律是:一段关系里,越想要抓紧,越是抓不住。

为什么呢?因为匮乏,所以离不开。一个自我满足的人和一个自我匮乏的人在一起,只有消耗和被索取,能量无法守恒,怎么能稳定呢?

所以健康关系,应该尊重人性又高于人性。



第三、健康关系遵循的原则

1.认识并尊重人性

昨天和好友见面,我们同样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不希望ta跟我说“我养你”,因为这仅仅是三个字而已。如果我懂人性,我就不该把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向往,依托于另外一个人。

当然ta说这三个字的当下,我可能会感动,我很开心当下的ta会跟我说这句话,情到深处,有这三个字脱口而出,说明情到了。

可若自此以后,把这三个字作为终身约定,用此来要求对方,或者用此来放任自己,那情也到该归去了。

因为人性是利己的,当你不再是ta喜欢的模样,ta自然可以收回这句话。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你在最开始就该知道2点:

  • 人的“利己性”,你想利己,对方也不傻;
  • 世界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变化的。人要有接受变化的勇气和智慧。

2.关系里找自己喜欢的

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你会心甘情愿,你会倾向于付出,尤其本自具足的人,付出会获得更多快乐。

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人很难具备同理心的,会很容易忽略对方的付出,甚至当成理所当然,尤其对于道德心很重的人来说,这甚至会形成一个压力。

如果一个人最终选择了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你应该清楚是因为什么。

3.明确责任

既然是双方关系,就不该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另一方。

你若真的理解人性,就不该让对方对自己负责一辈子,而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一辈子。

没有人,能负责另外一个人一辈子,父母和子女都不能。



如果真的能,那大概率是你值得,而你如何做到让自己一辈子值得呢?这同样是一个考验人性和客观规律的事情。

这个世界不只我们在变,所有人都在变,连环境都在变。

真相是只有我们自己能为自己负责。

当我们做好了“所有选择的结果最终都是自己一人承担”的准备时,你便在拥有了一段健康关系的路上。

忠诚和信任,都是高于人性的道德标准。

人和人的相处,靠的不是道德,而是尊重人性。

倘若人性容易掌控,就不会有道德标准的出现,不是吗?

故:人生是一段旅途,没有人会陪你快乐到底,只要这一段是开心的就已经很珍贵了。

把遇到的每个人,都当做最后一个好好相处。如果还是事与愿违,那就做好清零的准备,继续出发。

你需要确认一点:我们一直都是在路上的,有站点,无终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