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夜晚,银河的星光像被按了暂停键,宇宙并未故障,只是山东男人打开了新闻。

这个时刻,世界必须让位给庄重。

无论你是正在坐车,还是正在开车,只要人还在山东,某个角落总有人正目光炯炯地盯着屏幕,男人们的灵魂,早已随本台消息开始共振。


山东男人看新闻联播,是一种肌肉记忆,像反射弧,只要时间一到,他们的眼神就会自动切换到严肃模式。

你可以在淄博的烧烤摊上看到一个穿背心的汉子,一边撸串一边复述昨晚的要点。“你说这水利调度,他讲得就有意思!库容——你懂不懂库容?”

他们不是北京的哥,后者聊时政,常常收于一句“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而山东大哥即便在网吧上网,也会顺势在灭敌之余切屏,他甚至此时不怕对手窥屏。


新闻节目,在山东男人的生活中,是一种全天候、跨场景的存在。

他们会一边削苹果一边收听今日要闻,一边烙大饼一边点评天气趋势;早餐时间,电视必须开着,哪怕嘴里只塞得下一个鸡蛋,也要耳朵分一点带宽给国内新闻简报。

很多山东的孩子表示,童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当听到《朝闻天下》片头熟悉的起床号,那充满秩序、严谨和正气的一天就开始了。”

“晚自习前一定要看《新闻联播》,算是完成了闭环。”



有女生讲过这样的经历,和山东男朋友第一次出去旅游,刚到酒店,对方突然一把拿过遥控器,调到新闻频道。

“现在七点,你待一等,有什么事看完新闻再说。”

“那天他最深情的一句话,是洗了一半澡,突然探出个脑袋嘱咐我,‘电视别换台,刚播了一半儿’。”

在山东男人眼里,繁华的世界已无法造成波澜,而新闻则是黄昏时的奥林匹斯。

高铁、早餐厅、候车室,只要有屏幕的地方,就有他们凝神的剪影。有的宾馆前台甚至默默把电视锁在新闻频道,有的宾馆,也只有新闻频道。


你可能在凌晨的高铁车厢,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大哥正目光炯炯盯着手机屏幕,别人以为他在炒股,其实他在看晚间快报。

你也可能在县城小宾馆的大堂,看到做生意的几个男人在等房卡,却都默契地盯着电视里的《财经天下》,像是等着一个神谕落地。

“宾馆每天早上都放新闻,现在不看新闻,根本吃不下饭。”


在山东,新闻不是节目的门类,它是一种精神体操,是一种父系的静默情绪,也是某种默契的群体活动。

一些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是无聊的象征,当你表示出“挣3000块的工资,干嘛还操那么多心”时,一些山东大哥会默认你与财富无缘。

“气氛突然停滞了,大哥问我喜欢听什么歌,然后默默打开了交通广播普法频道,可能是怕我不会赚钱,但多少要懂点法,别走歪路。”


有人说山东地区的犯罪率低,可能和从小的经历有关。

有的人家里整天看新闻,自己也耳濡目染,从小就知道立遗嘱时要有旁人在场证明。


孩子们也从不攀比谁家的爸爸能打,就算能打得赢怪兽,但很可能会影响孩子考公。

当然,不同家庭也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欢在吃晚饭时一定要看完《天气预报》,有的喜欢看《今日说法》复播,或《海峡两岸》,总之,“总有你喜欢的那一档。”



你和山东男人聊天,也别指望能聊点当下流行的瓜。

他不知道哪个艺人塌房了,但他知道明天降温,他不关心谁谁离婚了,但他能准确告诉你2025年种大葱的回报率。

当人们还在沉迷热搜时,睿智的山东男人早已从学生时代,就能从画面资料中抽丝剥茧,“谁又表白了”永远比不过“谁和谁又见面了”。



每个城市都有人民广场,但在山东,人民广场是个很奇妙的存在。不是约会圣地,不是老年迪斯科的赛场,而是新闻播放的露天剧场。

你走过广场,屏幕上正在循环播出一条某地好消息,下面的大爷大妈坐着小马扎,目光庄严,像是在看自己老年大学的毕业典礼。

“你别以为他们听不懂,他们就是不点评。”旁边一个卖糖葫芦的小哥说。

“而且他们比你知道得还早。”


曾有媒体做过一项民间调查,山东人不光爱看书,还爱看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达到统计样本中的71.5%,每天光阅读就要花1个多小时,这足以看出新闻对于山东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刚需。

“是兴趣爱好,也是休闲娱乐。”



不仅如此,《大众日报》还统计过,山东人还最爱看春晚,根本停不下来。



当一线城市的人,用社交媒体缓解焦虑,用理财APP获得虚假安慰时,只有山东男人坚毅而准时地打开了新闻联播。

他们不跟风,不盲从,坐在电视前,像一棵老槐树,稳稳当当看一个省的风调雨顺,稳住全家的情绪。

“看新闻是一种消弭内心躁动的行为。”一位从未离开过德州的出租司机如是说,“你说这世界一天一个样,咱得有个定心丸。新闻播什么,咱就知道往哪使劲。”

“平时开车忙,没法陪孩子,也只有在这一刻,我跟孩子,才是同频的。”


年轻人靠短视频充电,山东男人靠看新闻调频。他们也上网,也刷手机,但手机可能只是用来看更清晰的电视台APP。

你以为他们落伍,其实他们早已脱敏。

“网上的事太碎,我喜欢完整的,看新闻,也解压。”

“有时候觉得山东男人挺像人类学家的,就像蒲松龄,能有充分的耐心来记录各地的故事,无论你讲得多邪门,他们总是呵呵,好像见惯了大风浪。”


在山东,情绪通常只通过眉毛波动表达。在人们的日常交谈里,山东男人擅长以“嗯”与“哦”完成对复杂问题的回应。

可一旦到了看新闻的环节,他们反而活络起来,会像年轻人追剧时一样发出“啧啧”、“啊哈”、“你看这儿”的声音。

山东男人的内心世界,平时不打开,但在新闻画面里,他们突然拥有了一个安全通道。


如果说城市性格可以被一种行为定义,那山东男人的看新闻仪式感,就像北京的准点列车,上海的餐桌红酒,南京大爷的广场象棋——稳定、不解释、带着一种笃定的静默美学。

在这个世界快进成8倍速的时代,他们却用一条条新闻,慢慢熬成自己的生活底味。

“慢即是快,我的朋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