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如今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

他出身于贫困家庭,却凭借自己的努力,

一步步成长为备受尊敬的艺术家。那么他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呢?

今年46岁的他,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小时候,他的家庭经济非常拮据,但父母始终坚持供他读书。

他从小就很聪明,学习成绩优异,

18岁时考入了梦寐以求的艺术学院,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家。

然而,高昂的学费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大学梦刚开始就破灭了。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带着仅有的200块钱跑到大城市,决心闯出一片天地。

打工的日子并不好过,年轻的他只能在餐馆里端盘子,

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工资勉强够填饱肚子。

但他省吃俭用,攒下了一些钱后,

毅然前往深圳,开了一家家政公司,想当老板。



然而,在大城市做生意谈何容易,没多久他就赔了个精光。

无奈之下,他只能重拾音乐这条路,在小歌厅里唱歌谋生。

由于买不起录音机,他只能到音像店打工,

一边干活一边偷偷听磁带里的歌曲,琢磨唱法。



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这让他逐渐掌握了门道。

他白天练习嗓子,晚上四处跑场子,渐渐在夜场有了一定的名气。

有一次演出,指定的歌手临时缺席,他硬着头皮穿上女装,

尝试反串表演,结果观众反响热烈。



那一刻,他仿佛找到了某种灵感。

后来有人建议他参加《星光大道》,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舞台上,他一身花旦戏服,一开口就能自如切换男女声,全场都被震撼了。



谁能想到,这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竟然夺得了年度冠军,

从那天起,他成了全国闻名的大明星。

成名之后,他迅速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

《新贵妃醉酒》《为了谁》,这些歌曲很快火遍大街小巷。



他的表演风格独特,将京剧的腔调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

年轻人觉得新鲜有趣,追着他就像追星一样。不过这种热潮也给他带来了麻烦。

京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有着严格的规矩和讲究,不是谁都能随便改动的,

尤其是梅兰芳的儿子,那是京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他的做法颇有微词。



直到一场晚会中,在介绍他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直接抛出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这句话,

听起来像是赞美,但在京剧圈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梅大师可是京剧界的泰斗级人物,他一个刚红几年的歌手,怎么敢与大师相提并论?



更别说有些粉丝还称他为“现代梅兰芳”,

这让梅大师的儿子心里很不痛快。

他认为,对方的唱法虽然有一定的韵味,

但更像是流行歌的包装,缺乏正宗京剧的灵魂。



雪上加霜的是,那时候的他年轻气盛,说话做事不够谨慎。

这一下让京剧圈的老前辈们更加不满,

梅派是梅兰芳毕生打造的传承体系,

讲究唱腔、身段、气韵,岂是随便就能“代表”的?



2010年前后,矛盾终于彻底爆发。

梅葆玖公开表示,他的表演不够专业,距离京剧的正统相差甚远,

粉丝们也分成了两派,有人认为他让京剧焕发了新生,

有人则批评他借京剧炒作,亵渎了国粹。



他的困扰不仅来自京剧圈的批评,还有内心的纠结。

他出身贫寒,深知这份事业来之不易。成名后,

观众喜欢听他的戏腔,他就得不断推出新歌,保持热度。

然而这背后,却是艺术与市场的拉扯。



他希望让更多人爱上京剧,可如果年轻人不喜欢老戏怎么办?

于是他加入了一些流行元素,使其更具时尚感,可这样一来,

京剧的传统规矩就被打破了,传统派自然看不上眼。

他也清楚,自己的唱法与正宗京剧相比还有差距。



京剧演员需要从小练功,嗓子、身段、眼神,哪一样不需要十年八年的磨炼?

他是半路出家,靠天赋和努力开辟了一条路,但根基毕竟薄弱。

像梅葆玖那样的京剧大师,一生钻研艺术,不计较名利,

而他却要为生活奔波,要让观众买单,他的歌虽然动听,

但更像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变体,缺少京剧的精髓。



市场就是这样逼人的,观众喜欢什么,他就得做什么。

《新贵妃醉酒》火了,他就得多写几首类似的歌。

反串的标签贴上了,他就得继续扮演花旦角色,时间久了,他自己也开始迷茫:

自己到底是艺术家,还是迎合观众的明星?



这种挣扎让他夹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左右为难。

他在舞台上风光无限,但在私底下,他是个极其低调的人。



到了今年,已经46岁的他又完成了一件大事:

他首次担任导演,并且在电影节上获得了一个奖项。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跨界,早些年他就尝试过舞台剧,

这次拍电影,他选择了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

讲述历史人物,并融入了一些京剧元素。



影片尚未完全公开,但业内人士评价他拍得很有创意,细节上还需进一步打磨。

当导演可不是闹着玩的,拍电影需要懂镜头语言、剪辑技巧,还得会讲故事。

他没有学过导演专业,全靠自己摸索和团队协助。



有人称赞他胆识过人,也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还不够成熟。

不过,能够从歌手转型成为导演,这份勇气就足以让人钦佩。

但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歌手的身份,这几年他举办了多场巡演,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场场爆满,票房证明他的人气依然旺盛。



他还参与了一档文化综艺节目,与年轻艺人一起推广京剧,

目的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门古老的艺术。

他在网络上也非常活跃,经常更新动态,与粉丝互动,显得十分亲民。



对于与京剧圈的关系,他也在慢慢修复,梅葆玖去世后,

当年的争议渐渐被淡忘,他开始与一些年轻的京剧演员合作,

讨论传承问题,举办演出,试图证明自己并非只是借助京剧的光环。



他在娱乐圈内朋友众多,像杨洪基、韩红这样的大腕,都与他关系密切,

经常一起上节目,氛围十分融洽。

他从农村走向舞台,靠的是那股不服输的精神。



他的表演为京剧注入了现代气息,让年轻人觉得这门艺术很酷。

当然,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遭受过批评和质疑。

但他始终坚持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仅凭这份勇气和毅力,就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



参考信息:央视网:梅葆玖炮轰选秀红人李玉刚:没资格称“男旦”李玉刚个人账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