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军”公号5月16日发文披露,“中新合作-2025”海上联合演习日前已转入为期2天的海上实兵演练。
中新参演舰艇从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起航,奔赴新加坡以东附近海空域,围绕通过水雷威胁区、舰炮对海射击、联合搜救与医疗后送等8个科目开展高强度演练。
此次联演有效提升了各舰艇、各战位协同配合能力,实际检验了联演方案的可行性,编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不断提升。
5月15日,国防部发言人蒋斌介绍,此次联演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及以东附近海空域举行,中国海军导弹护卫舰许昌舰、猎扫雷舰赤水舰与新加坡“坚信”号护卫舰、“勿洛”号扫雷艇参演。
日前,作为亚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防务盛会之一,2025年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在新加坡举行。上述中方舰船参加此次防务展后,遂行联合演习任务。
资料显示,海军许昌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舷号536,满载排水量4000余吨,具备对海突击和防空反导能力,2017年入列。
海军赤水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082Ⅱ型猎扫雷舰,舷号729,能够执行猎雷和遥控扫雷任务,保护航道和重要港口的航行安全,被形象地称为“开路先锋”。
根据公开报道,中国海军派出扫雷舰船赴外联演并不多见。此次“参展+演习”,缘何派出许昌舰、赤水舰?
央广网发文介绍,中国海军选择这两型舰艇参展,是在考虑了新加坡附近地理环境、海洋海况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该地区面临的海洋安全威胁等综合因素后作出的决定。
新加坡附近海域所面临的海洋威胁有何特殊之处?
打开地图可以清晰看到,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南海)的战略要道——马六甲海峡紧挨东南亚各国,而新加坡正处在海峡“咽喉”之处。
数据显示,马六甲海峡平均水深较浅,平均深度不到30米,最深处也仅150米;海峡也较为狭窄,最窄处仅37公里。
《环球时报》援引军事专家张军社观点称,大型舰艇在此处航行,因吃水较深行动不够灵活,应对威胁时机动速度也会较慢。而无论是054A型导弹护卫舰还是猎扫雷舰都能非常好地适应马六甲海峡一带的海况、海洋环境和地理环境,能够很好地在该区域开展作战行动。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还告诉政知君,也正因马六甲海峡狭窄,这条通道极易遭受封锁。相比更加宽广的航道,这里所面临的水雷封锁威胁尤为突出。而赤水舰具备强大的猎雷和扫雷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发现水雷并进行扫雷作业。“携手新加坡联合演练,既体现出中新两国务实合作的防务互信,也彰显了中国军队维护重要国际航道安全、通畅的大国担当。”
他同时还表示,马六甲海峡的安全、通畅不但事关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对中国的国家利益、能源安全也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30%的海运贸易经过中国南海海域,四分之一的石油贸易和三分之一的集装箱贸易经过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每天过航的商船中,一多半均往来于中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