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分享了重庆服务业里,各行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数据表明,包含信息软件、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在内的其他服务行业,占重庆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达到近47%,而且增速很快。
遗憾的是,《重庆统计年鉴》并没有收录分部行业具体的增加值,所以我们并不清楚重庆增长很快的服务业里,信息软件业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不过,前述的《统计年鉴》,仍坚持从支出法和收入法的角度来衡量当地的GDP,也算是补上了前述的遗憾。
支出法GDP和收入法GDP,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信息?收入法,顾名思义,就是从创造的价值被谁收走了的角度来衡量GDP,而支出法则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衡量GDP。
这一篇,我们从收入法的角度,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角度来衡量重庆历的来GDP的变化情况。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这两个分类很好理解,营业盈余一般指利润,生产税净额指付给政府的税(不含所得税)减去政府补贴,即净交给政府的价值。
有了分类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四大收入所占比重,并观察1996年以来的变化情况。
只是,你可以看到,这组数据的更新截止年份为2022年度,这姑且算是这种统计方法下的不足:统计周期漫长。
在网络上,包括一些知名学者,都在使用错误的统计方法来误导读者,以期创造更多的流量。
所以流传于网络上的、我国劳动者报酬只占国民经济的8%、9%等说法,其实是有意或无意错用统计指标造成的虚假信息。
从重庆的情况看,劳动者报酬在重庆当年新创造的价值中所占比重,最低时只有46.3%(但仍远高于前述的8%),最高时为53.5%,而且是2022年度创下的历史新高。
不过,细心的你会留意到,前述名词解释时有说明,所得税不在固定资产折旧的统计范围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税,比如个人所得税属于直接税,都要算到劳动者报酬里。
所以前述的劳动者报酬,指税前收入。至于企业所得税算在哪部分,作者并没找到确信的答案。
当年创造的价值,其中交给政府的净税额,多年来在10%左右浮动,2020年-2022年间甚至不足9%。
机器、房产等固定资产折旧,在重庆GDP中所占比重,最低时为11.8%,最高时达到15.1%,多年来的平均值,约为八分之一。
剩下的部分,就是归属企业主的利润,当然前述企业所得税很可能也归属在这一部分。从数据看,这一比例多年来稳定在四分之一左右。
下一篇,我们从支出法的角度,来观察重庆GDP构成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