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军史爱好者,多年来,我一直想搞清楚有多少“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改编。有多少“老红军”经过九死一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加了1955年授衔。
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翻阅了大量史料,看到了好多种版本。由于受当年战争年代艰苦条件制约,这些数字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说法,不要说精确到个位、百位,就是精确到千位数都是苛求。为了缅怀历史,更好地追本溯源,我今天抛砖引玉,把我的一些拙见奉献给大家,希望得到有关专家和军史爱好者的批评指教。
一、有多少“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改编。
在这里我想把“老红军”做一个定义。亲爱的读者,您也许会发出疑问,都是红军,分什么新老。既然题目探讨的是“老红军”参加改编、参加授衔,区分新老红军就非常必要。这就如1949年10月1日建国前参加革命是离休干部,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参加革命是退休干部一样,划分非常严格,并有实际意义。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前,参加革命的都算是红军,但只有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或者同期参加革命的,才能称“老红军”。
割据“老红军”划分标准 ,“老红军”主要来自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20日以前),红二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前),红四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前),红二十五军(1935年9月30日以前),陕北红军(1935年9月30日以前),东北抗联(1936年9月30日以前),各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游击队(1936年9月30日以前)。
其中,东北抗联和共产党领导的琼崖工农武装没有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再加上东北抗联、琼崖工农武装都是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下英勇奋斗,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改编时,基本损失竭尽。有资料说东北抗联1941年至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转入苏联整训,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其中的抗联人员只有700余人。琼崖工农武装1936年5月,以第2独立师余部和收拢起来的红军指战员为基础,组成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下辖第1~第7支队,每支队6~10人,继续坚持武装斗争,整个队伍不足70人。
我们只要把红一、二、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及陕北红军有多少“老红军”参加八路军改编,南方各地坚持游击战争的游击队参加新四军改编。就基本理清有多少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改编。
1. 先梳理“老红军”参加八路军改编情况。
红一方面军,长征时人数8.6万,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突破蒋介石嫡系及割据一方的军阀层层围剿,过湘江,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长征结束时约7200人。这个数字比较统一,没有争议。
红军陕北大会师
红二方面军,是由红2、6军团组建的,组建人数为2万人。红2方面军长征的时候为1.7万人(留下了部分地方部队)。长征结束时约1万人。这个数字争议也不大。
红四方面军,长征时人数8万左右,张国涛号称10万。长征结束,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总人数为42764人,其中总部直属队4664人,方面军直属队5000人,红4军5700人,红5军4600人,红9军9000人,红30军8000人,红31军5000人,伤病员800人。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这组数字精确到个位数,我个人非常信服这个数字。但是,众所周知,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组成西路军西征,损失惨重,最后回到陕北12000人。
红25军,长征时2980人,到达陕北时发展到3400人。这个数字公认度较大。
陕北本地红军,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前,陕北红军26军、27军约3000余人。
现在我们把各主力红军达到陕北统计加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 “老红军”基本总人数。
“老红军”总人数=红一方面军(7200人)+红二方面军(10000人)+红四方面军(12000人)+红25军(3400人)+陕北红军(3000人)=35600人。
35600人这个数字不是“老红军”参加八路军改编的最后数字。我们前面提到红四方面军达到陕北后参加西征损失惨重。同样其他主力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保卫和扩大根据地,组织了直罗镇、东征山西等战役。虽然,这些战役红军都取得了胜利,但是不容置疑,红军也肯定有损失。著名将领刘志丹就是东征中牺牲,足以证明战斗的惨烈。
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有多少“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改编。我们不妨借用红军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两次讲话。
毛泽东同志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他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
红军改编八路军照片
1971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南方讲话中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
依据主席两次讲话,结合我们上述分析,我得出的结论,近3万“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改编。
2.再梳理“老红军”改编新四军情况
那又有多少“老红军”参加了新四军改编,新四军是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这些“老红军”分布地域广,由于国民党围剿与封锁,基本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从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生动体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没有统一领导,各自为战,战斗环境艰苦,“老红军”参加新四军改编也没有一个准确数字。当时,南方8省15块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1.03万人参加新四军改编,我们现在就把这1.03万人统统统计在“老红军”之列。
3. “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改编总人数汇总情况
近3万“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改编。1.03万人“老红军”参加了新四军改编。结论,当年有约4万左右“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改编。
二、有多少“老红军”参加了1955年授衔。
上面我们分析有4万左右“老红军”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改编。这些“老红军”经过惨烈的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还有多少“老红军”存活,幸运见证了1955年授衔,也没有准确数字,我们再进行一次推测。
8年抗战,面对非常残暴且装备精良的日寇,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抗击了大多数日寇、汉奸和国民党顽固派。仅我们熟知的平型关战役、“皖南事变”两次战斗,就有数千八路军、新四军将士牺牲,里面有多少“老红军”我们无从考证。仅有据可查的就有曾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等200多名的将领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由于抗战的残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得很多红军出身的指战员,牺牲在抗日一线。
在全国解放战争期间,虽说红军时期的干部战士多数已经锻炼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中高级指挥员,但在枪林弹雨之中,亦有很多人倒在了新中国成立的前夜。
新中国成立不久,主要来自于解放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与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进行了殊死斗争,又有一批红军出身的指挥员牺牲在朝鲜三千里江山。
1955年怀仁堂授衔情况
1955年全军大授衔,授衔的将军1048位(其中元帅10位,大将10位,上将55位,中将175位,少将798位。
)。除了起义、投诚将领陈明仁、董其武等,还有极少数优秀的“抗战”干部授衔将军。1048位开国将帅,“老红军”占了绝大多数。
1955年授衔有一个大的原则叫做“红军不下校,抗日不上将”。 有资料称有3000名左右红军授予少校——大校军衔。这里红军条件,其实是给“老红军”量身定做的。虽然从现有资料中可以查到,也有“老红军”被授予尉级军衔。例如一位哑巴红军,参加了长征,一生在部队,1955年只是被授予少尉军衔。这是老红军里面的特例,只占极少数。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约4000“多老红军”有幸参加了1955年全军大授衔。
参加1955年授衔的老红军,经历过万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保卫新中国,都是党和军队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是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