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广西有多少森林吗?
答案是,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0.2%,拥有林地2.42亿亩,森林2.15亿亩。如果按广西常住人口5013万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每1个广西人就拥有森林4.29亩。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广西,森林覆盖率全国排名前三,人工林面积全国排名第一,广西已经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全国重要的森林生态优势区、森林资源富集区、林业产业集中区。
火灾是森林的头号敌人,它会给森林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无数的教训令人心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森林呢?
来了!来了!
广西砸下19.51亿元巨资,狠抓重点区域森林防火阻隔系统项目建设,新建及改造森林防火道路3098.25公里,打通了林区“生命线”,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强力保障。
虽然广西森林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林区防火道路建设滞后,原有路网以集材道、机耕路为主,技术标准低、通行能力差、安全隐患多,森林消防车辆难以快速通达。
数据显示,此前广西国有林区路网密度仅为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16.5%,林火阻隔网密度也亟待提升。2023年,广西获批11个增发国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项目(含10个道路项目、1个生物防火带项目),正式拉开林区基础设施升级的序幕。
这个广西历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林业基建工程项目,覆盖8个市、9家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及1家国有林业企业,通过新建防火道路2705.57公里、改造392.68公里,将广西国有林区路网密度从2.98米/公顷提升至3.90米/公顷,林火阻隔网密度从3.62米/公顷增至3.73米/公顷。
或许,有人会担忧或质疑这笔巨额投资花得值不值、会不会沦为“面子工程”,从已建成的项目成效来看,完全可以打消公众的这种疑虑。
首先,基础设施从来都具有多重属性,这些林区道路与工程阻隔带、生物隔离带及自然阻隔带联通,构成了一张功能完备的森林防火网络,并与国道、省道、乡村公路无缝衔接,共同构成了守护绿水青山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
第二,这些林区道路不仅是消防车的直达通路,更是山货出山的黄金通道,也是森林旅游的绿色动脉,可以加速释放林区经济潜力,比如高峰林场、六万林场、派阳山林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推出“吃住游”一体化服务;博白林场、东门林场、南宁树木园通过电商物流体系打造特色林产品品牌,优质山货直通全国市场。广西2024年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产值同比增长超20%,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道路大多沿着山脊线修建。这个看似简单的线路选择策略,实则暗含深意:既避开了容易发生滑坡的陡坡地带,又形成了天然的防火隔离带。更妙的是,山脊道路就像给大山装上了“监测走廊”,护林员的巡护、检查效率因此翻了两倍。
广西砸下19.51亿元建设的森林防火阻隔系统,体现着“既要发展也要生态”的智慧,随着林区路网的不断完善,森林旅游、特色种植、林下经济等产业将获得更有力的支撑,这些蜿蜒在山间的灰色线条,将会勾勒出一幅更加壮美的森林画卷。
毕竟,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永远是先修好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