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5月16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第11场“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本次发布的主题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5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签约有感,健康可及”,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三个副主题,分别是:科学控体重,健康有“医”靠;一老一小同关爱,家医护航暖万家;家医与您携手,共筑心理韧性。本次发布会主要介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内容,并请家庭医生科普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知识,引导全社会主动关注个人健康,提升健康水平。
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省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主任医师连岩在发布会上介绍,怀孕是个特殊阶段,随着孕周增大,孕妇的体重会呈现生理性增加,增加的体重既来自胎儿及胎儿附属物(胎盘、羊水),也来自母体脂肪堆积。孕期基础代谢率提高,加上激素刺激,容易出现饥饿感和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部分孕妇存在过度的“进补”,都会导致热量摄入远超实际需求,而日常活动量减少,会导致热量消耗降低。使得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孕前就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可能更显著。
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会增加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巨大儿、肩难产、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等不良母婴结局的风险,而在妊娠期进行有效的体重管理则能降低相应风险。
孕期合理增重的建议是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确定的。14周之前体重不需要增长,从14周开始,正常体重(BMI 18.5-24.9)孕妇每周增重0.37kg,也就是整个孕期体重增长11-16kg;超重(BMI≥25)的孕妇每周增重0.3kg,整个孕期体重增长7-11kg;肥胖(BMI≥30)的孕妇每周增重0.22kg,整个孕期体重增长5-9kg就足够了。孕期体重如何科学管理?首先,每周要测量一次体重,记录增重曲线。通过体重测量及时调整饮食。孕期饮食,建议选择低生糖指数、低脂、优质蛋白食物;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孕早期反应重,可少量多餐;孕中晚期适量增加蛋、奶、鱼、禽、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摄入。
再就是孕妇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以往的运动习惯,循序渐进地运动。由小运动量开始,逐渐达到30 分钟/天的中等强度。不建议每天运动太长时间,超过90分钟不仅不会带来更多益处,还可能有低血糖或高血糖的风险。孕期运动形式推荐以下几种:走路,游泳,孕妇体操。运动中不要做长时间的仰卧位的运动,避免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引起仰卧位低血压。
还有心理调节也很重要,要接受身体变化,避免因焦虑引发暴饮暴食。
对于产后延续管理,母乳喂养的产妇,每日可以额外消耗500千卡,有利于自然减重。产后6周经医生评估后,循序渐进恢复运动,从盆底肌训练逐步过渡到有氧+力量训练。
闪电新闻记者 王家才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