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宁波5月16日电题:共同朝着光明方向前进——来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郑可意、刘澈、彭嵩涵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2025年会议15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多国的咨委会委员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初夏的东海之滨,见证了一场思想交融的智慧盛宴。“我们来自世界不同大洲,任职经历不同,有着多元想法,但都努力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咨询委员会委员、非盟委员会前副主席姆温查说。
当前,多边体系正面临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损害国际社会利益。中国在其中的角色,成为委员关注焦点。
英国标准人寿安本集团主席范智廉在受访时表示,中国作为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具备基建技术优势,又拥有庞大市场容量,理应在倡导多边主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中国不仅为中小型经济体注入发展动能,更以自身实践为世界提供启示。当前,中国在维护全球秩序的同时妥善处理各方关切,这种建设性态度将给世界带来利好消息。”巴基斯坦前总理卡卡尔说。
在姆温查看来,作为当今极具效力的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凝聚起150余个国家、30余个国际组织的合力,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包含了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他们都非常认同该倡议传递的精神与愿景。”姆温查表示,在担任非盟委员会副主席期间,自己对非洲大陆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厚联结深有体会。“2024年,中非之间的贸易额已接近3000亿美元。”
经贸合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注入强劲发展动能。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
“如今,我们热切期待着对一些新领域的探讨,比如技术与人工智能。非洲同样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姆温查说。
世界正大步迈向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时代。卡卡尔表示,掌握新兴技术非常重要。中国不仅通过技术革新造福本国人民,还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等实践惠及友邦伙伴。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告诉记者,中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型科创企业不断在全球“亮相”,为世界提供了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
世界银行前常务副行长冯慧兰说,今年以来,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的科创企业吸引世界目光。盼望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学生来华学习深造,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汲取经验,未来回国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埃及前总理沙拉夫认为,当前,世界面临信任缺失的挑战,文明差异有时甚至被误认为彼此对立的理由。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多样、平等交流,为弥合分歧、重建信任提供了新思路。
“文明多样性本应成为合作的桥梁,而非冲突根源。作为具有深厚文明积淀、书写了历史重要篇章的国家,中国和埃及能够共同在这一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他说。
会议闭幕之际,姆温查告诉记者,此次会议为加强全球合作增添了信心,“我们愿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我们正共同朝着光明方向前进。中国的发展将使所有人受益——这是我们所清晰接收到的信号,也是我们始终坚信的事。”卡卡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