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喆慧 记者 严君臣)多年好友也是做生意的伙伴,但因为经济往来频繁,“糊涂账”导致双方多次对簿公堂。5月16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日前,南通崇川法院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这笔账也成功画下了句号。
孙某与陆某、黄某夫妇本是多年好友,2008年起陆某夫妇借用孙某公司的名义从事皮鞋生意,并借用该公司账户打款给供应商,销售的皮鞋款由商场结算给孙某公司,再由该公司账户打给陆某夫妇。双方之间另存在其他生意往来、借款往来,因为系好友关系,一直没有进行明确的结算。
2022年,孙某以民间借贷为由将陆某夫妇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陆某夫妇辩称,案涉款项系代收皮鞋货款,孙某除转账流水外,无借条、借据等其他证据佐证,无法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法院最终依法判决驳回了孙某的诉请。2024年底,孙某公司又以合同纠纷诉至法院,要求陆某夫妇支付皮鞋款。陆某夫妇认为皮鞋款已经结清,未结欠孙某及其公司款项。
在庭前听证中,法官发现双方之间的往来涉及货款、借款等各种款项,孙某和陆某夫妇均无法算清各种款项及金额,亦对多笔款项性质存在争议。2021年以来,孙某及其经营的公司曾6次向陆某夫妇提起诉讼,均未能实质解决问题。为了彻底化解双方之间的纠纷,法官以双方之间多年友谊为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们之间的账目理不清的原因在于曾经相互信任,导致没有及时进行结算,也没有留下相关凭证,才造成现在举证困难的局面。与其对簿公堂,不如心平气和在心里算一笔账,不仅是金钱的账,更是友谊的账。”经过多轮沟通,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约定陆某夫妇向孙某经营的公司支付10万元,分5期给付,若违约再支付10万元,以解决陆某夫妇与孙某的全部纠纷,双方再无任何纠葛。这笔历时多年的“糊涂账”终于得到化解。
法官说法:好友之间往往基于相互信任,款项往来没有明确的书面凭证,这些夹杂在友情中的资金往来常常隐藏着风险,这些风险亦会破坏友情,使好友反目。在生活、经营中,要秉持“亲兄弟明算账”的原则,对于借款要签订书面借据,明确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利息计算等事项。对于生意中的合作、往来,要签订规范的合同,明确合同重要事项、权利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对于滚动结算的货款,要及时对账,定期结清,以免随着时间的推移账目难以理清,发生纠纷难以举证,产生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