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宣布降低关税的好消息,可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一天,美方就开始玩起小把戏。不仅没有明确具体的执行措施,还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限制政策,这自然引起了中国商务部的高度关注。在5月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连续发出警告,敦促美国尽快停止不当行为。
根据周二(13日)发布在中国财政部官网上的公告显示,从5月14日中午12点01分开始,中国果断调整了对美加征关税税率,将原本的34%大幅降至10%,并且暂停实施为期90天的24%额外关税税率,相关加征措施也同步停止。
这一举动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正朝着积极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不过大家别忘了,尽管中国如此慷慨地降低了关税,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依然高达30%。这个明显的差距说明,后续谈判注定不会轻松,将会充满挑战和复杂性。
果然,就在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工业与安全局迅速行动,直接废除了拜登政府此前制定的《AI扩散规则》。这项规则原本计划按照国家等级来限制AI芯片出口。
废除之后,特朗普政府随即推出了三项强化措施:
首先,明确规定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使用中国的昇腾芯片,就违反了出口管制规定;
其次,向企业发出警告,如果将美国的AI芯片用于中国模型训练,后果将非常严重;
最后,要求美国企业审查供应链,防止技术转移。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安抚了那些受原规则限制的盟友,同时也精准打击了中国AI产业的发展。
可以说,美国这次制裁的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出口环节扩展到了全球使用场景。他们设定了“只要使用就算违规”的强硬条款,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涉及华为AI芯片的应用,就可能面临最高25万美元罚款或长达20年的刑期处罚。
其目的显然是通过这种长臂管辖的方式,迫使全球企业在中美芯片之间做出选择,试图彻底切断中国芯片的市场出路。
在全球AI科技竞争中,美国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中国却以出人意料的姿态,在2018年强势进入AI领域,并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让美国的技术封锁计划落空。
美国心里很清楚,一旦中国突破4纳米制程,自己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将受到威胁。
目前,中国已经掌握了全球30%的AI算力。如果华为进一步发展,全球AI力量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这是美国无论如何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针对美方的这些制裁行为,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做出了强烈回应。他表示,美国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芯片产品无端施加限制,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威胁到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破坏了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
这种做法不利于双方企业的长期合作与发展。中方敦促美国立即纠正错误,并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除了芯片问题,何咏前还对美国针对进口汽车、钢铝的232关税以及对进口药品展开的232调查提出了警告。
虽然芯片制裁、汽车、钢铝、药品等概念容易理解,但什么是232关税呢?
简单来说,232关税指的是201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的规定,声称进口钢铝产品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随后决定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征收10%的关税。
之后,特朗普政府还将232调查的范围扩大到了进口药品领域。药品作为关系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商品,其国际贸易一直遵循严格的规则和标准。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药品进行调查,显然已经严重扰乱了药品贸易的正常秩序。
面对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行为,这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利益。但中国也有一个对美国至关重要的筹码——稀土。
要知道,半导体行业是现代科技的核心,对稀土材料的依赖程度极高。稀土中的钕、钴等元素对于优化半导体导电性能至关重要,是制造先进芯片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中国在稀土资源和提炼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一直是全球稀土供应的领头羊,占据了大约80%的市场份额。因此,中国在稀土出口政策上的任何变动,都会牵动全球市场的神经。
在特朗普掀起关税战之后,中国曾两次针对稀土问题发布出口管制政策,并通告日本、韩国、欧盟、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禁止他们通过对美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的商品,否则将享受与美国相同的待遇。
这样一来,美国就无法从中国获得珍贵的稀土资源。
虽然美国本土也有稀土矿,但在重稀土精炼技术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这项技术实际上只有中国掌握,就连美国的盟友如澳大利亚,想要加工稀土,也不得不将稀土矿运到中国处理。
据美国审计署预估,如果美国想要绕开中国独自建立一套完整的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8至10年的时间,同时还需要投入数千亿美元的资金。
就在中美双方于5月12日达成共识后,中国传出消息,将对四家企业发放出口许可证,而这四家中没有任何一家是美国企业。
中国之所以对稀土资源出口进行合理管控,主要是因为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发起“科技战”,妄图通过“科技封锁”来遏制中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为了自卫,中国不得不对稀土资源出口进行合理管控。
一旦美国能够真正实现与中国公平、公正的贸易往来,中美双方仍然可以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找到新的科技与经贸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全球经济与科技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