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古话用来形容领导干部的胸怀和格局再合适不过。在官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三年前,我做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决定,而这个决定,最终让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叫林明远,现任山水市市委书记。三年前,我还只是县里的一名普通副县长,和时任县长赵国强水火不容。那是一个雨夜,我接到电话,赵国强在下乡途中遭遇车祸,当场身亡。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县城。
消息传来的那晚,我正在加班。办公室电话突然响起,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李伟的声音:"林县长,出事了!赵县长在下乡途中遇到车祸,抢救无效...已经...走了。"
我一时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我和赵国强关系紧张,但从未想过他会以这种方式离开。更让我震惊的是,李伟接下来的话。
"林县长,赵县长的妻子和女儿也在车上,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情况很不好。赵夫人重伤昏迷,女儿小雨惊吓过度,现在无人照料..."
挂断电话,我立刻赶往医院。一路上,脑海中闪过与赵国强交锋的一幕幕场景。我们曾因政见不合而争执不下,甚至在县委会议上针锋相对。他视我为眼中钉,我也把他当成仕途绊脚石。现在,这个曾经的对手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到达医院,我看到了让人心碎的一幕。赵国强的妻子陈雪莲躺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他们10岁的女儿小雨蜷缩在走廊的长椅上,眼神空洞,泪痕未干。
"小雨,伯伯来看你了。"我轻声呼唤,女孩缓慢地抬起头,那双与赵国强极为相似的眼睛让我心头一震。
"伯伯...爸爸他...他不会回来了,对吗?"小雨的声音颤抖着,像一片落在水面的树叶。
我蹲下身,与她平视:"小雨,伯伯知道你很难过。你妈妈现在生病了,需要好好休息。你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告诉伯伯。"
女孩突然扑进我的怀里,放声大哭:"我害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说他很快就回来,但他骗了我..."
抱着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也彻底颠覆了很多人对我的看法。
第二天一早,县委办公室里一片哗然。我刚刚通知所有人,我将暂时收留赵国强的女儿小雨,直到陈雪莲康复出院。
"林县长,您和赵县长的关系...这样做合适吗?"办公室主任李伟小心翼翼地问道。
"什么合适不合适?"我有些激动,"赵县长虽然走了,但他的家人还在。小雨只有10岁,现在无人照料,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不少同事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人认为我是在作秀,有人猜测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有人暗示我是在弥补内心的愧疚。
尤其是我的老搭档、副县长王海峰直接找到我:"老林,你疯了吗?赵国强是怎么对你的,你难道忘了?他处处针对你,甚至想方设法要把你调离县里。现在他走了,你反而要帮他照顾家人?别人会怎么看你?"
"海峰,我这么做不是为了别人怎么看。"我叹了口气,"我和赵国强之间的恩怨,不该牵连到一个无辜的孩子身上。"
就这样,我把小雨接到了自己家里。我的妻子林秋虽然起初有些不情愿,但看到小女孩无助的样子,也很快接受了这个决定。
"爸爸说你们是敌人。"小雨第一天晚上对我说。她的直白让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我蹲下身来,看着她的眼睛:"小雨,大人的世界有时候很复杂。你爸爸和我在工作上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不代表我们是敌人。相反,我很尊敬你爸爸的才能和对工作的热情。"
"那为什么他总是说你不好?"小雨追问。
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一个10岁孩子的这个问题。
妻子林秋温柔地插入:"小雨,正因为你爸爸看重林叔叔的能力,才会对他要求更严格。就像老师对最有潜力的学生期望更高一样。这不是敌人,而是一种特殊的认可。"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追问。但从那天起,我知道收留小雨的决定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我不仅要照顾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还要面对她对我的疑虑和戒备,以及外界的各种猜测和非议。
第三天,我去医院看望陈雪莲。她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医生说她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康复,甚至可能留下后遗症。
站在病床前,看着曾经光彩照人的陈雪莲现在苍白的面容,我心中五味杂陈。记得去年县里的新年晚会上,她身着红色旗袍,优雅大方地站在赵国强身边,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而现在,她躺在这里,生死未卜。
我握住她冰冷的手:"陈女士,您一定要好起来。小雨需要您,我答应您,在您康复前,我会照顾好小雨。"
回家的路上,我收到了市里一位领导的电话。他语气复杂地说:"林县长,听说你收留了赵国强的女儿?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上面已经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白天处理县里的工作,晚上还要照顾小雨的学习和生活。妻子林秋虽然尽力帮忙,但她毕竟也有自己的工作。
更让我头痛的是,关于我收留小雨的各种猜测和议论在县里甚至市里传开了。有人说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洗白自己,为将来争取县长位置铺路;有人说我和陈雪莲有不正当关系;甚至还有人说赵国强的车祸与我有关,我是因为内疚才收留小雨的。
这些流言蜚语像一张无形的网,让我喘不过气来。我知道,在这个圈子里,人们习惯用阴暗的心理去揣测他人的善举。
一个周末的晚上,妻子林秋和我坐在阳台上喝茶。小雨已经睡了,夜色静谧。
"明远,你真的想好了吗?"林秋突然问道。
"想好什么?"我回望她的眼睛。
"收留小雨这件事。现在流言四起,对你的仕途可能会有影响。"她担忧地说。
我笑了笑:"秋,你还记得我们刚结婚时,我对你说过什么吗?"
她点点头:"你说做官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做点实事。"
"没错。"我握住她的手,"我收留小雨不是为了什么政治考量,只是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连这点担当都没有,我又有什么资格去管理一方百姓?"
林秋靠在我肩膀上,轻声说:"我明白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支持你。"
就在我们谈话时,手机突然响起。是医院打来的,说陈雪莲的情况有了转机,已经短暂清醒过一次。
我立刻赶往医院。当我推开重症监护室的门,陈雪莲虚弱地躺在那里,但她的眼睛已经睁开,正茫然地看着天花板。
"陈女士,你感觉怎么样?"我轻声问道。
她缓慢地转过头,眼神逐渐聚焦在我脸上。先是迷惑,然后是震惊。
"林...林副县长?为什么是你..."她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赵县长出事后,我一直在关注您和小雨的情况。"我解释道,"小雨暂时住在我家,您不用担心。"
陈雪莲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然后突然涌出泪水:"国强他...真的走了?"
我点点头,一时不知如何安慰她。
她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林副县长,您为什么要帮我们?国强生前对您..."
"陈女士,那些都不重要了。"我打断她,"现在最重要的是您好好养病,小雨还等着您回家。"
这时,病房门被推开,王海峰和另外几位县领导走了进来。看到我在陈雪莲床边,他们的表情各异。
我起身迎了过去,但王海峰的眼神充满怀疑:"老林,这么晚了,你一个人来医院看望陈女士?"
他的语气和表情让我瞬间明白了他的暗示。愤怒和委屈同时涌上心头,我正要反驳,却听到陈雪莲虚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副县长只是来通知我小雨的情况...他...他对我们母女的帮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病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监护仪器的滴答声。我转身看着陈雪莲,她的眼睛里满是泪水和感激。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有时候,最理解你的人,恰恰是你曾经的对手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