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妈,我对不起您。"李文强站在医院太平间门前,眼泪无声滑落。
五天前,母亲因急性心梗离世,留下了他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
母亲生前节俭,为儿子积攒了一笔五百万的存款,这是她一生的心血。
然而当他拿着全部证明文件去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需要存款人本人到场。"死人怎么可能到场?你们这是什么规定?"李文强拍案而起。
银行职员却面无表情地回应:"规定就是规定,没有本人,这钱取不出来。"
李文强咬紧牙关,眼神变得坚定:"行,我让她来。"
李文强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四十岁的年纪,却仍然单身,与母亲相依为命。
父亲在他十岁那年因车祸离世,从那以后,母亲李秀芝一个人把他拉扯大。
为了生计,母亲做过保洁、当过保姆、摆过地摊,省吃俭用只为让儿子能够读书深造。
"文强,妈不图你有出息,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
每当李文强想要买些东西孝敬母亲时,她总是摆手拒绝,说自己不缺什么。
李秀芝虽然没文化,但却极为精明。她深知钱在银行最安全,因此几十年来,她把每一分积蓄都存进了银行。
那本红色的存折是她最宝贵的财产,她经常拿出来翻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文强,妈这辈子就为你攒了这些钱,以后你结婚、买房、养孩子,这些钱就是你的底气。"每次说起这些,李秀芝眼中都闪烁着光芒。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那天早晨,李文强下班回家,发现母亲倒在厨房地上,呼吸微弱。
他慌忙拨打急救电话,将母亲送往医院,却最终未能挽回母亲的生命。
"李老师,您母亲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痛苦。"医生的话像一把刀插在李文强的心上。
他呆呆地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想起这些年来,自己沉迷事业,忽略了母亲渐渐老去的身影。
懊悔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却再也唤不回母亲温暖的笑容。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李文强收拾母亲的遗物时,在床头柜的抽屉里发现了那本红色的存折和一封信。他颤抖着手打开信封,里面是母亲工整的字迹:
"文强,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妈已经不在了。妈这一辈子没给你留下什么,就这五百万,是妈一辈子的积蓄。用这钱好好过日子,找个善良的姑娘成家,生个孩子,妈在天上也能安心了。"
李文强泪流满面,紧紧抱着这封信,仿佛能感受到母亲的体温。第二天一早,他带着存折、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来到了农业银行。
当李文强把所有证明材料递交给银行工作人员时,他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柜台后面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女职员,戴着眼镜,表情严肃。
"您好,我母亲前几天去世了,这是她的存折,我是她唯一的儿子,想把这笔钱取出来。"李文强尽量保持镇静,声音却还是有些颤抖。
女职员接过材料,仔细翻看了一遍,然后面无表情地说:"对不起,按照我们银行的规定,取款必须本人亲自到场,持有效身份证件办理。"
李文强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我母亲已经去世了,怎么可能亲自到场?这是死亡证明,还有我是她唯一继承人的公证书。"
女职员再次看了看材料,面色依旧冷漠:"对不起,这是规定。没有本人到场,我们无法办理取款业务。您可以走司法途径,申请法院执行。"
李文强感到一阵荒谬,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你是在开玩笑吗?我母亲已经去世了,死人怎么可能亲自到场?这些证明材料难道不够吗?"
周围的客户都被吸引了过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女职员见状,放低声音说:"先生,请您冷静。这是银行的规定,我只是按规定办事。如果您有异议,可以找我们的主管。"
李文强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好,那请叫你们主管过来。"
片刻后,一位身着西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自我介绍是李经理。李文强再次解释了自己的情况,并出示了所有证明材料。
李经理看完材料后说道:"李先生,您的情况我理解。但是银行确实有规定,大额取款必须本人到场。您母亲的这个账户存款金额较大,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以防发生纠纷。建议您走继承公证程序,然后通过法院裁定来处理这笔存款。"
李文强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走法院程序要多久?一个月?三个月?半年?我母亲的后事还需要钱,我自己的积蓄已经不多了。你们这是在逼我走投无路啊!"
李经理表情为难:"李先生,这确实是规定,我们也是为了保障存款安全......"
李文强打断了他的话:"我不是在质疑银行的规定,但是人死了就是死了,难道你们要让死人来银行取钱吗?这不是存心刁难吗?"
这时,旁边排队的一位老大爷也插话道:"是啊,人都走了,还要人家亲自来,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李经理见场面有些难以控制,赶紧做出让步:"这样吧,李先生,您先别急。您可以先提供一份详细的继承公证书,我们再请示上级,看能否通过特殊渠道处理。"
李文强无奈,只能接受这个建议。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奔波于公证处和法院之间,试图获取更详细的继承证明。
这个过程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多达十几种,每一步都充满了官僚主义的烦琐。
与此同时,母亲的后事开支和日常生活的压力让李文强倍感煎熬。他不得不向朋友借钱,甚至考虑贷款来解决燃眉之急。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李文强的学生小王常常来看望他。小王是李文强班上的学生,家境不太好,李文强经常资助他。得知老师遇到困难,小王主动提出要帮忙。
"李老师,我爸爸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也许他能帮上忙。"小王一脸诚恳地说道。
在小王父亲的帮助下,李文强终于获得了全部必要的法律文件。一个月后,他再次来到银行,这次带着律师一起。
李文强将一摞厚厚的文件放在柜台上,对着那位女职员说:"这是法院的裁定书、继承公证书、我的身份证明,还有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请问这些够了吗?"
女职员仔细检查了所有文件,然后说:"李先生,您的材料看起来很齐全,但我需要请示主管再做决定。"
十分钟后,李经理再次出现,脸上带着为难的表情:"李先生,您的材料确实很齐全,但是按照我们银行最新的规定,这种大额存款的继承仍然需要总行的特别批准。您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李文强彻底怒了:"等?还要等多久?我已经等了一个月了!这笔钱是我母亲用一辈子的心血积攒下来的,是留给我的遗产!你们凭什么一直阻拦我取出来?"
李经理面对李文强的怒火,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李先生,银行有严格的流程和规定......"
李文强的律师这时站了出来:"李经理,我们已经提供了所有法律要求的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我的当事人作为唯一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这笔存款。银行无权拒绝或拖延这一合法权利的实现。如果银行继续无理由地拖延,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法律行动。"
李经理见状,连忙改口:"这样吧,李先生,您再给我们三天时间,我亲自去总行申请特批。"
三天后,李文强再次来到银行,却又被告知需要提供母亲生前的银行预留手机号码进行验证。
这让他感到荒谬至极,因为母亲的手机已经停用,而且银行从未提及过这一要求。
李文强感到心力交瘁,他开始怀疑银行是否有意刁难。正当他准备再次找律师商量对策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震惊不已。
在整理母亲遗物的过程中,李文强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衣柜深处的小盒子。
盒子里装着一些老照片、一本小日记和一张银行卡。翻开日记,他发现母亲原来有一个从未向他提起过的秘密。
原来,母亲年轻时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个男人是她的初恋,但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分开。
多年后,当李文强的父亲去世后,那个男人再次出现在母亲的生活中。他们暗中联系了一段时间,但最终母亲选择了独自抚养儿子,没有再婚。
更让李文强惊讶的是,那个男人去世前,将一笔不小的财产转给了母亲,而这笔钱,就是存折上的五百万。
母亲一直没告诉他这笔钱的来源,可能是怕他多想,也可能是想保留自己内心的那份秘密。
日记的最后几页,记录了母亲的一些心愿:"这笔钱是阿强的,但我希望他能用一部分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就像当年他父亲帮助别人一样。"
李文强捧着日记,泪流满面。他从未想过母亲平凡的生活背后,隐藏着如此感人的故事。
他更加坚定了要拿回这笔钱的决心,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
第二天,李文强再次来到银行,这次他带着新的发现。
第三天,他希望通过母亲日记中提到的转账记录,证明这笔钱的来源,从而加快银行的处理进度。
他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李经理,希望能引起重视。
李经理听后,表情变得复杂起来:"李先生,您说的情况确实很特殊。但是,这可能涉及到资金来源的合法性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
李文强没想到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他原本以为这些新信息会有所帮助,没想到却给银行提供了新的推诿理由。
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小王再次找到了他:"李老师,我听说您的事情还没解决。我爸爸说,可能是银行内部有人故意为难您。您有没有想过,直接找银行的上级部门投诉?"
李文强恍然大悟。第二天,他直接去了银监会进行投诉。在投诉材料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和银行一次次设置障碍的情况。
银监会的工作人员接待了他,并表示会尽快调查处理。三天后,李文强接到银行的电话,告知他案件已经得到特别批准,可以去办理取款手续了。
当李文强再次来到银行时,迎接他的是一位新的经理,态度比之前热情了许多。新经理亲自为他办理了手续,并多次道歉,表示之前的沟通有误会。
然而,就在办理过程的最后一步,系统却显示操作失败。
新经理检查后,面露难色:"李先生,系统显示这个账户被设置了特殊标记,需要账户持有人本人到场确认才能解除。这可能是您母亲生前设置的......"
李文强闻言,再次感到一阵荒谬:"我都说了多少次,我母亲已经去世了!死人怎么可能亲自到场?"
新经理一脸为难:"李先生,我理解您的心情。但系统就是这样设置的,没有本人,这钱取不出来。除非......"
"除非什么?"李文强追问道。
"除非有法院的强制执行令。"新经理说道。
李文强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行,我让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