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爸,你的医药费垫付了多少?需要我告诉妈妈准备转账吗?"徐小天小声问道,

手里拿着水杯站在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前。

徐建国靠在床头,苦笑着摇了摇头:"不用了,等你妈回来再说吧。"

他的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正是妻子李芳半小时前发的朋友圈——西湖边柳树下,

她和几个闺蜜举杯畅饮,笑靥如花,配文是:"姐妹聚会,难得的自由时光!"

"她今天还是不回来吗?"徐小天问,眼神中透着复杂。

"她说旅行太开心,决定再多玩两天。"徐建国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无奈,

"她说这次出游的钱是她自己挣的,不用我们管。"

徐小天放下水杯,突然仰头望着天花板,眼圈泛红:"爸,我其实一直想问你,

这十八年来,你们这种AA制的婚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徐建国愣住了,这个问题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心上。



01

2004年春天,杭州西湖边的海棠花开得正盛。徐建国第一次见到李芳,

就被她干练利落的样子吸引。当时他在一家外企做会计,而李芳则在银行工作。

两人经同事介绍相识,都是80年代初出生,性格相似:理性、独立且注重个人空间。

第一次约会时,李芳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立性。两人在西湖边的咖啡馆坐下后,

她主动提出AA制。"我不习惯让别人请客,每个人付自己的,这样最公平。"

李芳说这话时眼神坚定。徐建国当时觉得这个女孩子很特别,不拘小节但原则性强,

这正符合他对伴侣的期待。半年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相处过程中,李芳经常提到她对婚姻的看法:"婚姻里最重要的是平等与尊重,

金钱上的独立是基础。"徐建国那时刚从国企跳槽到外企,工资翻了一倍,

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他认为,一个现代的婚姻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而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所以当李芳提议婚后继续执行AA制时,

他欣然同意了。结婚那天,是2004年的秋天。没有豪华的婚宴,没有奢侈的排场,

两人在民政局登记后,只请了几位亲朋好友吃了顿饭。婚宴的费用,也是两人一人一半。



新婚之夜,李芳拿出一本精致的账本,认真地对徐建国说:"从今天开始,

我们所有的共同开销都记在这本账上,每个月底结算一次,多退少补,这样最公平。"

徐建国笑着点头答应。他觉得妻子这种精打细算的性格很可爱,也很现代。

婚后,两人在杭州城西买了一套小两居室,贷款三十年。首付款是两人共同凑的,

每个月的房贷也由两人平均分担。周末两人一起去超市购物,

回家后李芳会把收据仔细记在账本上,标明哪些是共同消费,哪些是个人消费。

徐建国记得很清楚,有一次他买了一瓶自己喜欢的洗发水,

李芳就在账本上写明这是他的个人消费,不计入共同开销。当时他还开玩笑说:

"这么认真啊?连洗发水都要分得这么清楚。"李芳认真地回答:"当然,

这是你个人喜好的牌子,我又不用,凭什么要算在共同开销里?"

虽然这种精确到分的计算有时让徐建国感到有些奇怪,

但他认为这是一种现代婚姻的表现,是值得尊重的。

02

2007年,徐小天出生了。在孩子的抚养问题上,李芳同样坚持严格的AA制。

从产检费用、待产包到婴儿用品,所有开销都一分为二。甚至连徐小天的奶粉钱、

尿布钱,两人也是轮流承担。李芳休完产假后很快就回到工作岗位,

两人商量后决定请了一位保姆来照顾孩子。保姆的工资同样是两人各付一半。

徐建国的父母从老家赶来帮忙时,提出要给小孙子买一些婴儿用品,李芳却婉拒了:"谢谢爸妈,但我和建国有能力自己养孩子,不用你们操心。"

回到房间后,徐建国小声问她:"爸妈一片好心,你为什么要拒绝?"

李芳表情严肃:"我不想欠任何人的人情,包括你父母。再说了,我们约定好了,

孩子的事情由我们自己负责。"徐建国只能叹气,向父母解释李芳的想法。

老两口虽然不理解,但也只能尊重儿媳妇的决定。

随着徐小天的成长,两人的AA制越来越精细化。幼儿园的学费、兴趣班的费用、

周末郊游的开销,全都记录在案,分毫不差。

有一次,徐小天在学校运动会前需要买一双新运动鞋。徐建国下班路过商场,

看到一双不错的,就顺手买了。回家后,李芳看到鞋子的价格标签,皱起了眉头。

"怎么这么贵?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吗?"

"就是一双鞋子,孩子喜欢,质量也好。"徐建国解释道。

"但是我们之前说好了,孩子的大件消费要一起商量的。"李芳拿出账本,

"这笔钱我只能出一半,而且下次请你先和我商量。"

徐建国看着妻子认真记账的样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但想到这是他们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工作上,李芳表现出色,几年内连续升职,年收入逐渐超过了徐建国。

但她并没有因此改变财务分配的原则,依然坚持严格的平摊制度。

每当有亲戚朋友提到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时,李芳总会笑着说:"在我们家,

没有共同财产这一说,只有各自的财产和共同分担的责任。"

徐建国的同事们都羡慕他娶了一个既漂亮又能干的妻子。办公室聚餐时,

同事们常开玩笑说:"徐建国家里有个会计,家庭财务肯定管理得井井有条。"



徐建国只是笑笑,没有解释他和李芳的特殊相处模式。他知道,在外人看来,

他们的婚姻是成功的典范: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从不因为钱财问题争吵。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种表面的和谐下,隐藏着一种说不出的疏离感。

03

时光飞逝,转眼间徐小天已经上了高中。这孩子聪明懂事,学习成绩优秀,

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心中的骄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徐小天开始对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产生疑惑。2022年春节后的一个周末,

一家三口难得一起吃晚饭。饭桌上,徐小天提议暑假一家人一起去三亚旅游。

"爸妈,我同学一家去年去了三亚,他说那里的海滩特别美,我们也去吧?"

徐小天满怀期待地看着父母。李芳放下筷子,拿出手机查询起价格:

"三亚现在比较热门,机票和酒店都不便宜。"徐建国看了看妻子:

"如果小天想去,我们就安排一下吧。"李芳继续低头计算:

"三个人的机票大概要九千元,五星级酒店五晚大概一万元,加上餐饮和景点门票,

总共需要两万五左右。"

"那就这么定了?"徐建国问道。

李芳抬起头:"你出一万二千五,我出一万二千五,可以吗?"

徐小天听到这里,表情变得古怪:"为什么要这样分?"

李芳理所当然地解释:"因为这是我们家一直以来的规矩啊,所有家庭开销平均分担。"

徐小天放下筷子:"所以连家庭旅行的费用也要算得这么清楚吗?"

李芳有些惊讶:"当然了,这是最公平的方式。"

徐小天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算了,我不想去了。"说完,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徐建国和李芳面面相觑,不明白儿子为什么突然情绪低落。

晚上,徐建国敲开了儿子的房门:"小天,怎么了?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了?"

徐小天坐在书桌前,头也不回地说:"爸,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们结婚这么多年,

是不是从来没有一起旅行过?"徐建国一愣:"怎么会?我们去过不少地方。"

"但每次都是先算好预算,再严格按照一人一半来分担,对吗?"

徐建国无言以对。事实上,他和李芳的确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说走就走"。

每次出行前,李芳都会精确计算预算,然后两人各自准备自己那部分钱。

"爸,你知道我同学王磊的父母是怎么安排家庭开销的吗?"徐小天转过身,

眼睛里带着一种徐建国从未见过的严肃,"他爸爸每个月把工资都交给他妈妈,

家里的事情全由他妈妈安排。他们从不计较谁付出多少,谁得到多少。"

徐建国笑了笑:"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相处方式,没有对错之分。"

"但我觉得他们家比我们家温暖多了。"徐小天直视着父亲的眼睛,"至少他们是一家人,

而不是合租的室友。"这句话刺痛了徐建国的心。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

却发现自己找不出任何有力的理由。当晚躺在床上,徐建国辗转反侧。

儿子的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他开始回想这十八年的婚姻生活:

诚然,他和李芳很少因为钱的问题争吵,但他们之间的交流,大多是关于账单、

开销、分摊比例......很少有那种肆无忌惮的分享和依靠。

他偷偷看了一眼身边熟睡的妻子,心中升起一个疑问: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婚姻吗?

04

徐建国开始悄悄观察周围的婚姻。他发现同事王明和妻子虽然经常因为钱的问题拌嘴,

但两人为对方买礼物时毫不犹豫;邻居老张夫妻俩养老金全部交给妻子管理,

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甚至公司里的年轻夫妻,虽然经济能力有限,却会毫不犹豫地为对方花钱。

相比之下,他和李芳的婚姻充满了理性和克制,却少了那种不计后果的付出与依赖。

这种困惑在徐建国心里越来越强烈,但他没有勇气向李芳表达。

他害怕打破这种表面的平衡,也不确定李芳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2022年夏天的一个周五,徐建国在办公室突然感到腹部剧痛。疼痛来得如此猛烈,

他冷汗直冒,甚至无法站立。同事们见状立刻叫了救护车,将他送往了医院。



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确认是否需要手术。

徐建国躺在病床上,第一时间给李芳打了电话。"我现在在市二医院急诊室,

医生怀疑是胆囊炎,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徐建国虚弱地说道。

电话那头,李芳的声音有些焦急:"严重吗?需要我现在过去吗?"

"医生说情况稳定,但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你忙的话,可以晚点再来。"

"我今天下午有个重要会议,结束后就过去。你让护士帮你安排好住院手续,

费用先垫着,我们之后再算。"挂断电话后,徐建国闭上眼睛,感到一阵疲惫。

他知道李芳是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小病小痛就耽误工作。

但此刻,他多么希望她能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他身边啊。

晚上八点,李芳风风火火地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她眉头紧锁:"医生怎么说?"

"确诊是急性胆囊炎,建议手术切除胆囊。"徐建国解释道,"手术安排在下周一,

需要住院观察几天。"李芳点点头,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些信息。

接着,她叹了口气:"真不巧,下周我和几个闺蜜约好了去杭州周边玩三天,

都计划好了,我已经付了定金。"徐建国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没关系,你去吧,

小天可以照顾我。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大手术,医院有护士。"

李芳脸上露出感激的表情:"那就好,我会在出发前把你安顿好的。"

她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医药费我会按比例出的,你不用担心。"

听到这句话,徐建国心里泛起一阵苦涩。

生病这种时刻,他多么希望妻子能不计较得失地陪在他身边啊。但他知道,

这不符合他们之间的"游戏规则"。周一上午,徐建国被推进了手术室。

李芳请了半天假陪他,但手术结束后就匆匆离开了,理由是下午有个重要客户要见。

晚上,徐小天放学后直接来到医院,陪父亲吃了晚饭,又帮他擦洗了身体,

直到探视时间结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第二天一早,李芳又来了医院,

带来了一些换洗衣物和水果。她告诉徐建国,

闺蜜们的出游计划因为她的坚持已经推迟到明天,这样她能多陪他一天。

徐建国很感动:"谢谢你,不过你还是按原计划去吧,别让朋友们等你。

我已经好多了,护士说恢复得很好。"李芳犹豫了一下:"你确定吗?

如果你需要我留下来,我可以取消这次旅行。"徐建国摇摇头:"不用了,你去吧,

玩得开心。再说了,小天每天放学都会来看我,我不会孤单的。"

李芳点点头,似乎松了一口气:"那我明天一早就出发,预计三天后回来。

有什么事情你随时给我打电话。"徐建国笑着应道:"知道了,你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送走李芳后,徐建国独自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是不理解妻子,也不是不尊重她的选择。

但此刻,他多么希望她能主动留下来陪他度过这段艰难时光啊。

05

第二天一早,李芳如约出发了。临走前,她给徐建国发了一条信息:

"一切都安排好了,药按时吃,小天会照顾你的。有事随时联系。"

徐建国回复了一个"好"字,就没了下文。住院的日子显得漫长而孤独。



白天,医院里人来人往,护士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徐建国所在的病房是四人间,

除了他之外,还有三位同样做了手术的病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床前总是有家人陪伴。

隔壁床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做了前列腺手术。

他的老伴每天从早到晚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细心照料着一切。每当医生查房时,

老太太总是第一个站起来,详细询问丈夫的情况,并认真记录下医嘱。

另一张床上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胃溃疡手术。他的妻子带着不到两岁的孩子,

每天来医院探望。虽然要照顾孩子很累,但年轻女子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温柔地照顾着丈夫的一切需求。最远处的病床是一位中年男性,做了疝气手术。

他的妻子不但每天来医院,还经常带来各种精心准备的可口饭菜,

甚至连病房里其他人也会分一些尝尝。只有徐建国的床前,空荡荡的。

护士查房时,总会询问:"家属不在吗?"每当这时,徐建国就会尴尬地解释:

"我妻子出差了,儿子要上学,一会儿才能来。"

护士会同情地点点头,然后麻利地帮他换药、测体温。

徐小天每天放学后都会直接来医院,有时还会带着同学一起来看望父亲。

这让徐建国感到些许安慰,但当夜深人静,其他病人的家属陆续在病床边支起简易床铺,

准备过夜时,那种被抛下的感觉又会涌上心头。

住院的第三天,徐建国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中午吃过饭后,

他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突然看到李芳发了一条朋友圈:照片上,

她和几个闺蜜站在西湖边的柳树下,笑容灿烂,配文是"姐妹聚会,难得的自由时光!"

照片中的李芳穿着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妆容精致,与闺蜜们手挽着手,

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看起来她过得很开心,似乎完全忘记了此刻丈夫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徐建国盯着照片看了许久,最终只是默默地点了个赞,没有留下任何评论。

他不想扫妻子的兴,也不想让朋友们知道自己的处境。

晚上,李芳打来电话询问他的情况。徐建国简单地说了说恢复情况,

刻意避开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太好了,看来恢复得不错。"李芳的声音听起来很轻松,"我们今天去了西湖,

明天准备去灵隐寺,后天回来。"

"嗯,玩得开心就好。"徐建国淡淡地说。

"对了,记得让护士帮你收集所有的检查单和药品单据,我回来后要报销的部分还需要原件。"

"好的,我知道了。"通话结束后,徐建国长长地叹了口气。即使在这种时候,

李芳还是没忘记计算医药费的分摊问题。傍晚时分,徐小天放学后来到医院。

看到父亲的脸色不太好,他担忧地问:"爸,你感觉不舒服吗?需要我叫医生吗?"

徐建国摇摇头:"没事,就是有点累。"徐小天点点头,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保温饭盒:

"我让食堂阿姨给你准备了一些清淡的饭菜,比医院的伙食好吃。"

看着儿子忙前忙后的样子,徐建国心中一阵酸楚。才十七岁的孩子,

却要扮演照顾者的角色。"小天,谢谢你。"徐建国忍不住说道。

"说什么谢啊,我是你儿子。"徐小天笑了笑,又问道,"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她说后天回来。"

徐小天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她今天在朋友圈发了旅游照片,看起来玩得很开心。"

徐建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徐小天突然说。

"什么问题?"

"你们这样的婚姻,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徐建国被儿子的直接问题震惊了,一时语塞。他望向窗外,试图组织语言。此时,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李芳发来的微信消息:"今天遇到几个大学同学,

决定再多玩两天,你们不用担心我。"

徐小天看到父亲脸上的表情变化,轻声问道:"妈妈又说什么了?"

"她说...她要再多玩两天。"徐建国的声音有些干涩。

徐小天深吸一口气,眼圈红了:"爸,我昨天晚上翻到了你们的结婚照。照片上,

你看妈妈的眼神那么温柔,妈妈靠在你肩上笑得那么幸福。可现在......"

徐小天的声音哽咽了:"可现在你们的名字在家里账本上出现的次数,

比在对方生活中出现的次数还多。

爸,这根本不是家,这只是两个互不相欠的人凑合着过日子......"这句话像一记重拳,

击中了徐建国的心脏。多年来积压的情绪在这一刻崩溃,他的眼睛湿润了。



"儿子,你不明白......"

"我怎么不明白?"徐小天打断了父亲的话,"我的同学们,

他们的父母会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利益;会在对方生病时守在床边不肯离开;

会在节假日一起计划未来。而你们呢?为了所谓的'公平',把日子过成了一笔笔交易。"

徐建国沉默了。他想起李芳曾经解释过她坚持AA制的原因——她的父亲是个赌徒,

常常把家里的钱挥霍一空,使得她的母亲一人苦苦支撑整个家庭。

李芳从小就立誓,将来无论嫁给谁,都要保持经济独立,不受制于人。

但是,这种保护机制是否已经变质,成为了他们婚姻中的一堵无形墙壁?

"爸,我问你,如果现在换成妈妈生病住院,你会丢下她去旅游吗?"徐小天直视着父亲的眼睛。

徐建国摇了摇头:"不会。"

"为什么?"

"因为......"徐建国停顿了一下,"因为我爱她。"

"那她呢?"徐小天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悲伤。

徐建国没有回答。他不确定李芳的选择代表着什么。是因为她不够爱他?

还是因为多年来的AA制已经让她习惯了把一切都分得清清楚楚,

甚至连感情也要计算得分毫不差?

就在这时,病床前的屏幕上突然跳出了一条朋友圈通知。是李芳又发了一条动态,

配图是她和朋友们在灵隐寺前的合影,笑容灿烂。而配文则是:"今天又碰到几个老同学,

决定改变行程,多玩几天。生活就该这么自由自在!"

徐小天看到这条消息,眼中的失望几乎化为实质。他握紧拳头,声音有些发颤:

"爸,你还在等什么?难道要等到余生都在记账中度过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