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昌平
山峦叠翠
清风裹挟着初夏的温热
拂过流村镇的赛道
5月16日上午
一场速度与协作并重的
2025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
第三站(北京·昌平)
暨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
混合团体计时赛
在流村镇正式开战
90名运动员组成的15支队伍
陆续冲出起点
在50公里蜿蜒起伏的赛道上
展开“破风”对决
“五四三二一!”随着裁判的倒数完成,每一支队伍都像离弦之箭,奋勇向前冲,车轮碾过沥青路的轰鸣声与观众的呐喊声交织,点燃了这座京郊小镇的活力。赛场上,选手之间通过紧密协作、互相配合,充分展现团队合作和战术配合的重要性。
团体赛的核心是“破风”——车队成员轮流领骑,为后方队友抵挡风阻,形成高效“人链”。据来自辽宁大连队的李加润介绍,团体计时赛的精髓就在于团队协作。赛前,队员之间会详细地讨论战术,明确每个队员在不同赛段的职责。
“比如说,有的队友擅长起始阶段的加速,在比赛一开始就会冲在前面,为团队带出一个好节奏。中间赛段,大家会轮流领骑,分担‘破风’的压力,每个领骑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体能状态全力以赴,为身后的队友减少风阻,这也是一个不断沟通、交换位置的过程,我们会通过手势和眼神来传递信息,确保整个团队能够始终紧密地衔接在一起,高效前行。”李加润表示。
本次赛道以流村镇独特的山水为幕布,巧妙串联起流村“百里环廊”骑行线的精华路段,赛道设计对选手们来说更具有挑战性。“这条赛道比较复杂,有山路,下山弯道居多,路也比较窄,对个人的能力来说是一个特别的考验,但是我们团队今天表现还不错,成绩在预想的范围内。”北京队队员吴乐平表示。
混合团体计时赛比赛规则为,每支代表队由3名男生和3名女生分成两个小组组成,男女各25公里接力进行,最后以两个小组里面的第二名过线成绩相加进行排名来决定胜负。经过角逐,河南巴迪瑞自行车队以1小时09分获得此次比赛的冠军。
赛事的火热不限于专业赛场。流村镇的田间小路上,不少业余骑友早早架起相机,记录职业选手的风采。“看他们过弯时压车的角度,简直像在拍电影!”一位骑行爱好者格外兴奋地称赞道。而赛道沿途的村民更是自发组成啦啦队,为选手们呐喊助威。“今年家门口就能看比赛,比电视里带劲儿多了!”一位市民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此次赛事落幕,昌平的骑行热潮持续升温。本周末,专业组将开展男、女城市绕圈淘汰赛及男、女子个人赛的角逐,赛事路线最长达到181.1公里,将途经我区8个镇街,线路巧妙串联我区多种风光;业余组的赛事同样火药味十足,大众组城市绕圈赛和个人赛也将在本周末同步举行,骑行爱好者可以近距离体验昌平的旖旎风光,“沉浸式”感受城市腹地间充盈的负氧离子,全身心享受骑行乐趣。
来源:北京昌平
点击下方卡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