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软件谷核心区的中南锦苑,这个曾因设施老化、管理失序而陷入困境的小区,在2024年盛夏迎来新生蝶变。当万科物业团队正式进驻时,杂乱的绿化、垃圾堆积如山的楼道和失灵的安防系统仍在诉说着过往的困顿。历时9个月,随着“点亮南京”社区微更新专项行动的持续深入,这座沉寂多年的小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蜕变新生。
空间景观焕新与深度系统清洁,打造立体景观体系
小区绿化率36%,然而原本应该是绿色植被的地面却杂草丛生,业主们纷纷感到可惜,万科物业启动“绿茵计划”,通过8000㎡深度除草、2000㎡优质草皮补种,构建起地被——灌木——乔木三层立体景观体系。四组精心设计的四季花境与八组铁艺花箱交相辉映,全区水肥管理,绿化病虫害防治,园区四害消杀,6000㎡灌木带修剪,大树抽枝30多棵,135吨绿化垃圾的清运等让园区重焕生机。
“现在每天推开窗就能看到美景,像住进了植物园。”业主陈先生感慨道。
草坪遵循季节无拘滋长(万科物业入驻前)
如今的小区绿化实景
同时,万科物业全面开展“洗脸行动”,打出一套深度清洁组合拳。累计清运园区历史遗留垃圾87吨,清除楼道及地库杂物90吨,每月开展全域高压水枪深度清洗,对3处水景喷泉实施冲洗。园区全方位除尘不留卫生死角:从15部电梯轿厢不锈钢养护,到累计4800米连廊排水渠清淤;从2.8万㎡车库深度清洁,到绿化带落叶作业,实现从空中到地下的系统性清洁焕新。
电梯间垃圾清理前后对比
科技安防与宜居动线全面焕新,美学与安全并存
在公共设施改造中,项目维修团队采用“功能修复+美学升级”双维策略:修复凉亭、喷泉等景观构筑物4处,更换2250套智能感应灯具,使整个园区整体照明度提升70%。此外,维修团队还修复摄像头230个,新增高清摄像头100个,重建24小时智慧监控中心,更换12块高清监控大屏,打造24小时可视化安防中枢;重新勾画园区客户动线标识,提升社区动线清晰度。为了让不同年龄段业主都能找到专属的休憩天地,维修团队特别打造了环形塑胶跑道和采用环保塑胶地垫的儿童活动区。
凉亭前后对比
监控中心前后对比
智慧化全域渗透,数字基因激活社区生命力
针对业主反映强烈的安防痛点,万科物业构建起立体智能防护体系:加装"黑猫一号"智能通行系统,实现人脸识别、二维码验证等无感通行;“黑猫二号”智能车行系统,实现智能牌照识别,临停预约扫码进入等极速通行;“凤梨一号” 业主专属的24小时智慧客服,自助办理人脸识别、门禁卡续费、物品借还等对客紧急事项。
业主王女士表示,“现在的小区,安全感、便利性和之前完全不一样,越来越好了。”
“黑猫二号” “凤梨一号”
数字服务报告全国首发,物业透明化共建再进阶
近年来,万科物业开创性地推出物业数字服务报告,中南锦苑作为全国首个将数字服务报告写进物业合同的项目,标志着智慧物业服务迈入新阶段。数字服务报告通过万科物业八大智慧平台数据,每月自动生成涵盖财务透明、设备维护、安全防控等十大维度的可视化报告。业主可实时查看每笔物业费去向,业委会享有穿透式监管权限。
数字服务报告
社区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构筑邻里新生态
在硬件焕新与智慧升级之外,万科物业通过"每周小社文+社区兴趣社群+重要节点活动"三维体系激活社区温度。进驻以来,物业服务中心累计举办暖心早餐、地垫清洗、掼蛋比赛、星空电影节、非遗文化市集、万物皆可烤、夏日泡泡浴、春节民俗体验、领养一颗小树等特色活动27场。管家团队在日常服务中充分了解业主兴趣爱好,由驻场经理发起号召,组建掼蛋社团、乒乓球社团等3个兴趣社群,吸引超500人次参与,成功唤醒都市社区的邻里情。这种“物业引领、业主参与”的运营模式,让中南锦苑从物理空间更新走向人文精神重构,书写着新时代社区治理的生动范本。
夏日泡泡浴
温暖爱心早餐
经过万科物业的持续深耕与探索,中南锦苑正逐步升级为更具温度、智慧与安防保障的品质住宅。这场近三百天的品质升级工程,不仅是空间形态的全面进化,更是服务承诺的深度践行。
驻场经理刘梦飞透露,“我们正将中南锦苑的经验沉淀为标准化的城市微更新解决方案,为更多社区焕新提供可复制的智慧样本。”未来,万科物业将持续深耕服务品质,为更多业主构筑理想的幸福家园,见证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携手共谱品质人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