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近日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成员国,于2025年5月13日齐聚北京,共同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会议以“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交流,重申双方加强政治对话、深化合作、增进互信的坚定承诺。十年来,双方坚持主权平等、相互尊重、开放多元、互利共赢原则,通过南南合作与共同努力,推动中拉整体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这份由中国和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共同起草的文件,象征着对“华盛顿共识”的历史性告别。长期以来,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向拉美国家强加了一整套排他性的经济政策体系,完全服从于帝国的利益。
“华盛顿共识”诞生于1989年冷战结束之际,由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关系密切的经济学家提出。他们为发展中国家列出了一张包含十项经济政策的清单,其中私有化、彻底的市场开放、金融自由化、财政紧缩、削弱国家干预,成为这一政策体系的核心。
巴西总统卢拉(资料图)
英国《卫报》报道称,拉美三个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集体飞赴北京参与对话,表达与中方建立更长远合作关系的意愿,而此时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给国际局势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彭博社评论称,此次峰会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为扩大影响力所做出的最新努力。路透社进一步强调,此次论坛召开的时机,恰逢中美周末贸易会谈取得积极成果之后。自特朗普于4月开始对全球滥施关税政策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组建全球性联盟,共同抵制美方的不当行径。
巴西总统卢拉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宣言》让人看到希望,它显示出像中国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正在思考如何为最贫困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他同时表示,世界已经不一样了,“我们不需要‘老大’,也不需要‘世界警察’。”公开报道显示,这是卢拉自2023年以来第二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他第六次访问中国。舆论分析普遍认为,此访意味着中巴两国关系进一步走近。
巴西总统卢拉(资料图)
中拉合作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需要,更具时代价值。近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平等相待底色越发鲜明。中方始终坚定支持拉方走符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支持拉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反对外部干涉,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则在一个中国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给予中方支持。2024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是本世纪初40多倍。中国已与超过20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哥伦比亚在会议召开期间确认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对《环球时报》表示,这次论坛期间宣布的一系列举措凸显中拉合作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中国与拉美关系的“新里程碑”。彭博社称,中国正稳步扩大在拉美的足迹,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融资来源和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同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德国之声”说,2/3拉美国家已加入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特朗普(资料图)
巴西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开启了他的第六次对中国国事访问之旅。此次访问成果丰硕,期间巴西与中国签署了逾30项合作协议,涵盖了矿业、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等诸多重要领域。而这系列成果背后,卢拉总统的一句话,格外引人深思。据环球网消息,5月14日,卢拉在北京就访华情况举行记者会。面对西方媒体记者关于“巴西是否担心与中国拉近关系而遭到特朗普的报复”的尖锐提问,卢拉没有丝毫犹豫,直言巴西不害怕美国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