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正迎来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的双重机遇。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2%,而电动车对电池热失控防护、电机效率优化、座舱舒适控制的极致需求,正推动热管理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流体管理巨头邦迪汽车系统(TI Automotive)在2025上海车展展示了多款面向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代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其专为纯电动汽车研发的12V电子水泵(eCP)、电子水阀、集成热管理系统、集成冷却系统、新型冷媒阀组等。
在与记者的沟通交流中,邦迪汽车系统亚太区总裁Henri Tsang以及邦迪汽车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鲍建生,解码了这家百年传统制造企业的电动化转型之路。
邦迪汽车系统亚太区总裁Henri Tsang
合纵连横,“百年老店”开启新征程
据Henri Tsang介绍,2025年4月,邦迪汽车系统通过与ABC Technologies的合并,形成了一个更大、更多样化的业务组合。合并后的TI Automotive营收达54亿美元,业务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34600名员工以及超过120 个工厂,产品范围涵盖了内外饰、制动及燃油、油箱油泵、热管理等多个领域。这一变化不仅让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张,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在业务上的互补性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Henri Tsang表态:“我们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在热管理系统、电池包冷却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邦迪汽车系统能够在新的行业格局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为邦迪汽车系统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首先,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企业能够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互补性,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ABC Technologies在轻量化科技方面的经验与邦迪汽车系统在热管理和燃油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其次,合并后的企业在垂直整合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邦迪汽车系统也在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市场机会,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变化。例如,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其展示了氢气供应管等产品,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邦迪汽车系统也在进行相关的研发和布局,以满足未来汽车市场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
定制化开发,满足全品类车型要求
作为提升电池性能、延长续航里程以及保障智驾安全的核心要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邦迪汽车系统在热管理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上海车展上展示的多款面向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代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备受关注。
其中,ITMA集成式热管理水侧组件凭借其紧凑的设计和高度集成化的特点,成为热管理领域的明星产品。该组件采用吹塑成型的紧凑型模块,将冷却液管路、电子水泵、多通水阀、换热器等功能部件集成于一体,不仅减少了装配复杂性和成本,还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据了解,邦迪汽车系统的ITMA产品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能够满足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整车平台的应用要求。通过优化管路布局和集成设计,ITMA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还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有助于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邦迪汽车系统的热管理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还包括对系统架构的优化和对新制冷剂的应用。例如,ITMR集成式热管理剂侧组件采用了无空调管的设计理念,将空调部件包括压缩机、电子膨胀阀、WCC(水冷冷凝器)、Chiller(电池冷却器)、储液干燥器等部件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减少了制冷剂管路,降低了冷媒加注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除 ITMA外,邦迪汽车系统的电子水泵(eCP)也是其热管理技术的一大亮点。这款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12V 电子水泵采用了创新环保设计,功率范围覆盖60W至230W,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纯电动汽车平台的冷却需求。其模块化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便于客户的安装和维护。这款电子水泵具有高效率、低噪音、长寿命等特点,能够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这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本土化,深耕中国汽车市场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邦迪汽车系统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自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邦迪汽车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变革进程紧密相连。
邦迪汽车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鲍建生
“1985年,我们在国内建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当时主要是生产双层卷焊管。如今,我们的产品涵盖了燃油储存和输送系统、热管理系统、制动管路系统等多个领域。” 鲍建生谈及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时感慨道。
鲍建生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邦迪汽车系统秉承“Local for Local”的理念,致力于在中国实现研发、制造和创新的本地化。目前,其在中国拥有17个工厂和研发中心,覆盖了华北、东北、中部、华东以及华南等汽车工业供应链相对集中的区域。这些工厂和研发中心不仅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还拥有先进的研发设施和技术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鲍建生举例说道:“2023 年,我们在上海嘉定建立了先进的电动出行创新中心(eMIC),该中心整合了虚拟工程、设计、加工、原型样品制作、产品试验和车辆试验六大核心能力,成为我们产品研发的重要基地。自eMIC开设以来,我们已经成功开发了多种热管理产品,如电子水泵、冷却液分配管等,充分展示了我们本地化研发的实力。”
在产品本地化方面,邦迪汽车系统充分考虑了中国市场的特点和客户需求,推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技术。例如,增强塑料高压油箱2.0(SPT 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增强塑料高压油箱。“SPT 2.0 产品采用了全球技术与本地化设计制造相结合的方式,具有耐高压、低排放、良好的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效果等特点。我们在传统内燃机汽车用吹塑塑料油箱方面拥有数十年的设计和制造经验,能够将这项技术有效地转化应用于混动领域,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同时,我们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和服务网络也为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Henri Tsang进一步说。
此外,邦迪汽车系统还注重与本土客户的合作,积极参与中国汽车产业生态的建设。据了解,邦迪汽车系统已经与许多中国汽车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技术,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1922年发明双层卷焊管到2025年推出集成热管理系统,邦迪汽车系统的百年历史,本质是一部“技术深耕”的进化史。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邦迪汽车系统既没有盲目追逐风口,也没有固守传统,而是选择了“以全球布局放大创新价值,以本土需求定义技术方向”的路径。
正如鲍建生所言:“汽车产业的变革如同大浪淘沙,邦迪汽车系统的优势在于既有百年积淀的底蕴,又有拥抱变革的转型力。” 这种在传承中创新的战略定力,或许正是传统制造企业在变革时代保持活力的核心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