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邓和明 王艳忠

走进湖南郴州嘉禾县珠泉镇车头村,平坦整洁的村道、白墙黛瓦的民居、绿树掩映的文化广场,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老人们悠闲对弈,孩童们嬉笑追逐,村民谈起村支两委,纷纷点赞:“现在邻里和睦,有事找干部,准能解决!”

然而,这个如今祥和安宁的村庄,曾经却是矛盾交织的“问题村”。作为城郊融合村,车头村在2015年合并后,2280名村民的诉求与历史遗留问题相互叠加,土地纠纷、拆迁安置等矛盾突出,基层治理一度举步维艰。

面对困局,车头村村支两委以党建为引领,创新践行“三千精神”——不惜千言万语动之以情、不怕千辛万苦感之以诚、不辞千方百计抒之以困,用真情化解积怨,以实干破解难题,让这个曾经的“矛盾村”蝶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不惜千言万语动之以情,村支两委用耐心化解群众心结。2011年,邓小娟儿子在电站引水渠溺亡,因补偿问题从2012年开始上访,要求60万元补偿。村支两委干部坚持定期走访,从情与法劝解,帮其解决生活困难。历经9年努力,2021年9月双方终签订补偿协议。

不辞千方百计抒之以困,村支两委积极为群众解难题。曾小娟夫妇因2003年房屋拆迁安置地未落实多次上访,村支两委成员多次上门沟通,联动县镇部门,解决了长达22年的历史问题;针对原县广发种猪场养老金补偿纠纷,村支两委干部协调各方,帮助上访8年的曾令早解决难题。

不怕千辛万苦感之以诚,村支两委以坚持赢得群众理解。村民老雷翻建房屋遭邻居老李反对,双方险些动手。村支两委干部遭老雷抵触后未放弃,连续一周下班后上门讲政策,还联系老雷儿子共同劝说。经过20余次的沟通协调,老雷同意修改建房方案,老李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场原本剑拔弩张的建房矛盾,在村支两委干部千辛万苦的努力下,最终得以圆满化解,也让村民们看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量。

截至目前,车头村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均处置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村集体收入连续4年达到100万元,群众满意度高达98%以上。这些亮眼的成绩,是车头村支两委深耕“三千精神”,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最有力的证明,也为乡村振兴打造了更加坚实的治理基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