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美这次达成关税协议,并不是让人看到中国多么强大,而是让人明白美国并非不可战胜,结果觉得丢了面子的特朗普,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又变卦了!
只是这次结果或许同样不会如他所想,因为看到中方反制换来的成果之后,日、印、欧同时有了自信:中国能强硬,我们为什么不行,于是......
墨迹未干就变脸
中美贸易摩擦刚透出一丝缓和的曙光,美国那边就又唱起了反调。前脚刚承诺取消九成以上加征关税,中国也准备对等松绑,结果不到二十四小时,美方老大就撂下狠话:九十天内核心问题谈不拢,关税大棒还得接着挥!
这种“交易的艺术”摆明了就是先拿别家开刀,虚张声势搞个“重大进展”来压主要对手,等跟主要对手达成点默契,再反手拿这“成果”去敲打先前那些“伙伴”,如今在全球贸易的牌桌上,算是踢到铁板了。
美国这套操作,无非是想极限施压加灵活变通,给自己捞足好处,顺便还不承认之前的关税政策是个昏招,深究起来,就是想在中美经贸里既能“占便宜”,又不至于彻底撕破脸,玩一种微妙的平衡。
毕竟,美国天天标榜金融、科技、军事多牛,但制造业空心化的窟窿可堵不上,想让制造业回流,尤其是什么芯片、关键药物、钢铁这些命根子产业,要是没中国供应链配合一下,基本就是画饼充饥。
所以这次看似光速和解,其实双方,尤其是美国,都有燃眉之急,他们国内的消费者和企业早被“对等关税”压得喘不过气,失业阴影一扩散,钱包一瘪,整个经济都蔫了,金融市场更是压力山大。
然而,美国这番摇摆盘算,可把一众传统盟友给惹毛了。
“老朋友”纷纷跳反
日本第一个跳出来,首相石破茂直接喊话:美国必须彻底取消日本汽车那10%的关税,没得商量!汽车可是日本的经济顶梁柱,行家一算,这关税要是继续下去,日本车企一年得多掏1200亿日元,丰田、本田这些巨头的全球布局都得被打乱,这谁受得了?
印度那边反应更激烈,新德里觉得,中美这么一搞,自家东西出口就更没戏了,于是在五月十三号,印度已经为美国早前的钢铝关税问题,正式向世贸组织告状了,同时还准备拿美国进口的苹果、摩托车开刀,加征报复性关税。
数据明摆着,最近四个月,印度对美钢铁出口直线下滑超过三分之一,反倒是中国对美钢铁出口不降反增,这对比,怎能不让印度上火,然而与印度相比,似乎欧洲的火气更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接放话,美国要是不撤钢铝关税壁垒,欧盟就对价值高达1000亿欧元的美国货加征惩罚性关税,哈雷摩托、肯塔基波本威士忌这些美国标志性产品,一个都跑不了。
想当初,欧洲还琢磨着能不能跟美国联手,在某些问题上配合一下,换点关税豁免,哪知道中美谈得这么快,把欧洲的算盘全打乱了,感觉被特朗普政府当猴耍,根本没放在眼里,德国权威经济研究机构都说了,美国的关税措施已经让欧盟企业损失超过180亿欧元。
美国本想用中美协议压盟友,再用盟友的妥协反过来制衡中国,玩一出“螺旋式收割”,现在看,这套组合拳是彻底哑火了,手里的“筹码”快变成烫手山芋,搞不好要成全球贸易的“公敌”。
面对这乱糟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倒显得气定神闲,策略也在悄悄调整吗,新签的协议里,中国很巧妙地保留了大概10%核心商品的关税,主要瞄准芯片、特种医药这些事关国家战略的“卡脖子”领域,一点没松口。
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格局也在悄悄发生深刻变化,海关数据明明白白,今年四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降了近两成,但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却呼呼地涨了超过两成,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更是猛增了差不多五成。
美国“脱钩”喊得响,身体却很诚实
美国本土企业的日子,可比他们吹的要难过多了,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在财报会上就直言不讳地抱怨,中国的供应链是无可替代的;沃尔玛、好市多这些零售巨头更是急得跳脚,库存告急,纽约这些大港口堆的集装箱比去年同期多出三成还不止。
有金融机构的分析报告话说得更狠:美国要是真把对华关税提到天上去,美国股市的科技板块市值恐怕得蒸发掉15%!就拿越南来说,它出口到美国的电子产品里,超过七成的零部件都是从中国来的,墨西哥工厂里生产线上用的钢铝材料,也有六成是中国货。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天天喊着要“减少对华依赖”,但现实却是大批美国制造商正通过墨西哥这些第三方国家,“曲线救国”一样继续进口中国商品,墨西哥海关记录得清清楚楚,光是今年第一季度,经墨西哥转口到美国的中国货,就暴增了将近六成。
虽说中美协议签署的消息,确实让资本市场短暂地狂欢了一把,可明白人很快就出来泼冷水:市场这点乐观情绪,简直就是沙滩上盖城堡,华尔街的投机客或许能暂时捞点油水,但笼罩在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上空的乌云,还远没到散的时候。
中国也明白,在这盘复杂的国际大棋里,有时候给对方留点面子,递个台阶,维持大国间“斗而不破”的局面,是必要的,毕竟,中美关系真要彻底掰了,或者美国经济真栽个大跟头,对全世界都不是好事。
所以,谁也说不准美国在跟其他贸易伙伴那里找补回来一点后,会不会又掉过头来继续拿中国说事,把关税当牌打,只要全球经济不彻底撕裂,关税这张牌,恐怕还得被来来回回地用。
结语
在这场牵动全球神经的博弈中,既要有看穿迷雾、洞察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被一时的风吹草动带偏节奏,也得在每一次具体交锋中,小心应对,认真对待每一个回合。
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你发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这比任何外部的喧嚷和变数都来得实在,不是吗?
信息来源:
直新闻2025-05-13《关税大降91%!90天内中美怎么个谈法?丨北京观察》
财联社2025-05-15《无惧特朗普炮轰!欧盟强硬表态:不急于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