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工,求你回来帮帮忙吧!生产线全停了,损失每天五十万!"电话那头,吴德福几乎带着哭腔。
黄旭冷笑:"当初踩着我上位的时候,郭明辉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凝视窗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三年了,这次,他要的不只是一份报酬。
01
"黄工,求你帮帮忙吧,那机器坏了整整三天了,生产线全停了,老板都快急疯了!"电话那头,吴德福几乎是带着哭腔在说话,声音因为焦急而有些发抖。
黄旭握着手机,眉头微微皱起,他正在家里的小工作室里研究一个新项目,手边的咖啡已经凉了。
"怎么,现在知道找我了?"黄旭撇了撇嘴,心里五味杂陈,他放下手中的工具,转身看向窗外。
"旭子,我知道你心里有气,当年那事确实不应该,但现在是真急啊!"吴德福的声音更急了,"三条生产线全停了,每天损失至少五十万,郭总急得直跺脚呢!"
"郭明辉?"黄旭嗤笑一声,"他现在想起我来了?当初踩着我上位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
吴德福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你也知道,那设备全厂就你最拿手,外面请的专家看了两天,白花了五万块,连个毛病都没找出来!"
"那个天行者MX-800?"黄旭问道,职业习惯让他忍不住想了解更多,"具体什么情况?"
"对对对,就是那台!"吴德福听出了希望,赶紧说,"前天早上突然就报警了,指示灯全红,死活启动不了,厂里几个技术员摆弄了一天,啥毛病都没查出来。"
黄旭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城市景象。
三年前,他就是因为被老板郭明辉坑了才愤然离职的。
那可不是小事,他辛辛苦苦研发的技术改进方案,被郭明辉据为己有,还申请了专利。
"郭总知道你给我打电话吗?"黄旭淡淡地问。
"知道知道,是他让我打的!"吴德福赶紧说,"他还说了,只要你能修好,出多少钱都行!"
黄旭冷笑一声:"是吗?上次我要求加薪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么说的。那时候他说什么来着?'公司资金紧张,大家都要共度难关'。"
"旭子,这不是没办法了嘛!"吴德福苦笑道,"你给个痛快话,来不来?我好向郭总汇报。"
黄旭没立即回答,他想起了在腾达的那些日子。
他在那里干了五年,对那台天行者MX-800了如指掌,简直像了解自己的手掌一样。
每一个零部件,每一行程序代码,都是他一点点调试出来的。
"我考虑考虑,晚上给你回复。"黄旭最后说道,他需要和妻子商量一下。
挂了电话,黄旭坐在工作台前发了会儿呆。
说实话,他还真有点想念那台机器。
离职三年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晚上吃饭时,黄旭把这事告诉了老婆苏梅。
"腾达那边找你回去修设备?"苏梅一边给黄旭盛饭一边问,"就是那个把你专利抢走的公司?"
"对,就是他们。"黄旭接过碗,闷声说道,"设备坏了三天了,找了好几个专家都修不好。"
苏梅坐下来,看着丈夫:"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吧?我看你从接完电话就心不在焉的。"
黄旭笑了:"瞒不过你。确实,我有点想去看看。那台机器可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
"那就去呗,反正你这周也没什么重要项目。"苏梅夹了块鱼肉放在黄旭碗里,"不过,既然他们这么急,不如狮子大开口,好好'宰'他们一笔。"
黄旭挑眉看着妻子:"哟,老婆大人也变得这么精明了?"
苏梅笑着白了他一眼:"跟你学的呗。那郭明辉当初不是坑了你吗?这不是现世报嘛!"
"有道理!"黄旭一拍大腿,"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宰'他们。"
饭后,黄旭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条件,然后给吴德福回了电话。
"老吴,我考虑好了,可以去,不过有三个条件。"黄旭开门见山地说。
"什么条件?你尽管说!"吴德福明显松了一口气。
"第一,技术服务费10万元。第二,所有差旅费用公司出,按高级顾问标准报销。第三,先付3万定金,公司派车接送并安排住宿。"黄旭一口气说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有点贵啊..."吴德福犹豫着说,"不过我得问问郭总,这么大的事我做不了主。"
"行,你问吧,不急这一时半会。"黄旭胸有成竹地说。
半小时后,吴德福打来电话:"郭总同意了!问你什么时候能过来?"
黄旭心想果然是急了,这么快就答应了这些条件:"把合同发给我,我签了就订机票。"
"行行行,我马上让法务部门准备合同,今晚就发给你!"吴德福欣喜若狂。
挂了电话,黄旭得意地看向苏梅:"怎么样?一口就答应了。"
苏梅笑着摇摇头:"看来是真急了。不过你小心点,这郭明辉不是什么好东西,别阴沟里翻船。"
"放心,我有分寸。"黄旭信心满满地说。
02
第二天,黄旭收到了合同,仔细看了每一条款,特别注意了第四条关于差旅报销的部分:"技术顾问差旅按高级顾问标准报销"。
他满意地签了字,然后订了第二天的机票。
飞机上,黄旭回想着离职前的情景。
当时他发现自己的技术改进方案被郭明辉据为己有后,曾找他当面对质。
"这明明是我的方案,你怎么能以你的名义申请专利?"黄旭拍着桌子质问。
郭明辉一脸无所谓:"公司项目嘛,自然归公司所有。再说了,我是你上级,你的成果理所当然算我的政绩。"
"那我多次提出的加薪要求呢?公司用我的方案省了至少三百万,我不应该得到奖励吗?"
"别急,年底会考虑的。"郭明辉敷衍道。
可等到年底,黄旭不但没得到加薪,郭明辉还因为那个"创新方案"得到了大笔奖金和提升。
想到这,黄旭冷笑一声,这次我倒要看看,你郭明辉能耍什么花样。
飞机降落后,吴德福早早地在机场等候。看到黄旭,他激动地小跑过来:"旭子,可算把你盼来了!"
"情况还是那样吗?"黄旭边走边问。
"更糟了!"吴德福愁眉苦脸地说,"今天又有两个客户打电话来催货,郭总正被骂得狗血淋头呢!"
车上,吴德福详细介绍了这几天的情况,黄旭问了一些技术细节,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你们最后一次大修是什么时候?"黄旭问道。
"半年前吧,更换了几个零部件。"吴德福回忆道。
"谁负责的?"
"技术部新来的李工,挺年轻的,郭总从外面高薪挖来的。"
黄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车子驶入腾达公司大门,黄旭看着熟悉的厂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三年了,这地方变化不大,只是大门口的保安亭换了个样子。
一进公司大厅,就看到一群技术人员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什么。看到黄旭进来,立刻像看到救星一样围了上来。
"黄哥!"、"老黄来了!"、"这回有救了!"大家七嘴八舌地打着招呼。
黄旭笑着点点头,感觉还挺亲切,看来这些同事对他印象不错。
正说着,郭明辉从办公室匆匆走出来,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容:"黄工,辛苦了,事情比较急,希望你能尽快帮我们看看。"
黄旭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先带我去看看设备吧。"
郭明辉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恢复常态:"当然,小吴,带黄工去车间。"
熟悉的车间,熟悉的气味,熟悉的机器声,一切仿佛还是三年前的样子。
唯一不同的是,车间正中那台庞然大物——天行者MX-800正安静地"躺"在那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就是它了。"吴德福指着机器说,"三天前突然就不动了,报警灯全亮,怎么也启动不了。"
黄旭点点头,走上前去,熟练地打开控制面板,看了一下故障代码,然后戴上工作手套,开始检查各个部位。
周围的技术人员屏息凝神地看着,生怕打扰到这位"大师"的工作。
"你们之前都检查过哪些部分?"黄旭一边拆开一个面板一边问道。
一个年轻技术员回答:"温控模块,主板,备用传感器,基本都看过了,找不出问题所在。"
黄旭没说话,继续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两个小时后,车间里一片安静,只有黄旭工作的声音。终于,他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找到了。"黄旭说着,指向一个不起眼的小零件,"问题出在温控模块的主传感器上,你们一直在检查备用传感器,却忽略了主传感器。"
技术人员们面面相觑,随后恍然大悟。
"天,我们怎么没想到检查主传感器?"一个技术员惊呼。
"因为按照正常流程,备用传感器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你们自然而然先检查它。"黄旭解释道,"但这台设备有个特点,在某些情况下,主传感器会优先老化。"
"这种型号的传感器还有库存吗?"郭明辉急切地问。
黄旭摇摇头:"这型号早就停产了,市场上很难买到。不过..."他顿了顿,"我可以用相似型号改装一下,再写个小程序做校准。"
"需要什么东西,马上去准备!"郭明辉立刻对助理说。
黄旭列出了一份材料清单,公司立即派人去采购。与此同时,黄旭坐在一旁开始编写临时校准程序。
傍晚时分,所有材料齐全,黄旭开始了最关键的改装和安装工作。
"能行吗?"郭明辉在一旁紧张地问。
"理论上可行,不过得试试看。"黄旭没有抬头,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车间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影响到黄旭。
气氛紧张得几乎可以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晚上十一点,黄旭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调试,深吸一口气,按下启动按钮。
机器缓缓启动,指示灯从红色变为黄色,最后稳定在绿色,系统显示运行正常。
"成功了!"车间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大家激动地鼓掌,有人甚至兴奋地跳了起来。
"太神了!黄哥就是厉害!"有人大喊。
郭明辉脸上终于露出了真诚的笑容,走过来用力拍了拍黄旭的肩膀:"黄工,太感谢了,这次真是帮了大忙!"
黄旭微微一笑,擦了擦手上的油污:"明天还需要做一些参数调整,确保它稳定运行。"
"没问题!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郭明辉现在态度热情极了。
回到公司安排的宾馆,黄旭洗了个热水澡,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怎么样,修好了吗?"苏梅关心地问。
"嗯,基本搞定了,明天再调整一下参数。"黄旭疲惫但满足地说。
"那个郭明辉什么态度?"
黄旭笑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对我毕恭毕敬的。"
"活该!"苏梅幸灾乐祸地说,"当初他可不是这态度。"
03
第二天一早,黄旭回到公司,向技术团队详细讲解了故障原因和修复方案,还编写了完整的技术文档。
"主传感器的型号是TR-742X,它的故障点在信号转换电路上。"黄旭指着投影上的图片说,"我用TR-745X型号进行了替换,但由于参数有差异,需要定期校准。"
黄旭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技术人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有几个年轻技术员还拿出笔记本记录要点。
"这个临时方案能维持多久?"一个技术员问道。
"三个月左右吧,之后最好找到原装传感器更换。"黄旭回答,"期间每周要进行一次手动校准,我写了详细步骤在这个文档里。"
会后,几个老同事围着黄旭聊天。
"黄哥,你走后这设备没人真正懂,故障率直线上升。"一个老技术员感慨道。
"是啊,公司后来招了三个新人都搞不定,这下知道你有多重要了。"另一位同事附和。
黄旭心中有些感慨,当初自己兢兢业业,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现在出了问题,才知道找他。
下午,黄旭还参加了一个技术交流会,提出了系统升级和维护的建议。
"冷却系统也该换了,再用半年肯定要出问题。"黄旭直言不讳,"而且主控板的固件也该升级了,现在的版本已经过时了。"
技术部门的人纷纷记下这些建议,看向黄旭的眼神满是敬佩。
在会议即将结束时,郭明辉突然提出一个建议:"黄工,我们正考虑与你签订一个长期顾问协议,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黄旭微微一笑:"这个以后再说吧,先把这次的事情处理完。"
郭明辉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点头道:"当然,当然。"
第三天,设备已经稳定运行了24小时,黄旭的任务基本完成,准备办理结算手续后回家。
上午十点,黄旭来到财务部。
财务部的小张热情地招呼:"黄工,听说设备修好了,真是太厉害了!来,我帮你办理结算。"
服务费10万元很快就办理完毕,接下来是差旅费报销。
"按合同的高级顾问标准报销,这是发票和清单。"黄旭递上一叠材料。
小张开始在系统里录入数据,突然皱起眉头:"系统提示超出普通顾问标准限额,我需要再确认一下。"
"去确认吧,合同第四条明确规定的。"黄旭不紧不慢地说,心里已经开始暗笑。
“一万元?”郭明辉一下子站了起来,“疯了吗?只是个外部技术顾问,又不是公司高管!怎么能按最高标准报销?”
小张去找了财务经理,没多久,财务经理皱着眉头走了过来,身后跟着郭明辉。
"黄工,这差旅费...是不是有点高啊?"郭明辉的脸色有些难看。
"一万块,按合同规定的高级顾问标准,有问题吗?"黄旭平静地反问。
财务经理翻开合同,指着某一条款:"郭总,这里确实写着'技术顾问差旅按高级顾问标准报销',而且有您的签字确认。"
"我什么时候签过这个?拿来我看看!"郭明辉一脸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