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E击落阵风的消息一出,西方彻底收声。这不是演习,也不是展览,是现代空战的正面对决。而这场胜利,早在巴基斯坦飞行员两年前的嘴里就埋下了伏笔。



2024年,巴基斯坦空军在第一次驾驶这架中国制造的中型战机时,说的并不是好听话。他们说:这飞机有料,不完美,但敢上天。这话当时没人信,如今成了实锤。

他们不是参观团,而是实打实飞过F-16、操控过枭龙,如今又摸着歼-10CE升空缠斗的人。他们对飞机性能的评价,不是宣传片,是实打实飞出来的感受。



歼-10CE不是临时改装的拼盘,它是歼-10C为出口市场专门打造的全功能战斗版。2022年交付给巴基斯坦,到2025年已有20架服役,原本巴方想买60架,只是裤兜紧,只能先买样板来试试手。

从1980年代起,歼-10系列就被中国定义为制空主力,地面打击不是优先目标。这使得它在气动设计和飞控逻辑上,比很多多用途战机更极致,更狠。



升级至歼-10C后,它装上了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合霹雳-15导弹与头盔瞄具,瞬间让它从“够用”升级为“能打”。而歼-10CE,正是把这套组合打包给了巴铁。

巴方飞行员说得直白。他们没客套,也没喊口号。他们说这飞机推力够,垂直拉升快,甚至比幻影-2000和JF-17都狠。他们还特别提到雷达和导弹的配合,说霹雳-15射程远,能在对手没意识前就先发制人。搭配头盔瞄准装置,不论敌机在哪个方向,都能迅速捕捉。



这可不是训练场上的空话,是在边境实战空域里打出来的经验。而说到缺点,他们也不藏着掖着。首先就是没保形油箱,部分挂点被油箱占用,影响了载弹量与任务配置。而在战斗中,持续转弯能力弱于F-16,一旦动作过猛,就得靠牺牲高度来换能量。

一句话总结:歼-10CE在战斗时硬得起来,但扛不住长时间绞杀,短爆强,持久差。这不是设计的缺陷,而是中型战机通病。

肯定会有人问,当真正打起来时到底谁占上风?就一句话,看谁战斗机的雷达先看到谁,看谁战斗机的导弹先锁定谁。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当年比翻滚、比绕圈的年代了。



2024至2025年间,歼-10CE与印度的苏-30MKI、阵风、米格-29多次交锋。结果很简单:阵风雷达还没打开时,霹雳-15已经锁定目标;而苏-30MKI机动性不足,反成空中大靶。这场战斗说明一个事实:现代空战真正决定生死的,是信息和速度。而歼-10CE就是在这两点上扎了根。

但必须指出,它就是一架中型机,续航和挂载有限。不管是阵风还是台风,这类飞机都面对同一个老问题:副油箱一挂,弹药就打折,远程任务只能靠打游击。这也是为啥美军至今仍坚持F-15EX和F-16并用的原因。



日本、韩国也都是中重型战机搭配使用。当然,也不会有那个国家会傻到拿中型战机当主角打,因为现在是系统作战,不是街头单挑。

歼-10CE的使命,是当好“快枪手”角色——高机动、低维护、上天快,敌人还没反应就干它一炮。想干重载、打深远,那是歼-16的该干的,这个活不属于它。

当然,歼-10CE不完美,但它把现代空战里最关键的几项指标拉满了:先敌发现、先敌打击、瞬间爬升。这不是万能,却是最致命的!



对比F-16、阵风、枭龙,它在这个级别里站得稳,有杀气。你要真拿它和F-15比,那不如顺便问问坦克能不能下水。

巴基斯坦飞行员给出的评价,是一份用两年飞行换来的实录。没有任何遮丑,坦率直接。他们不说套话,因为飞机打不赢是他们嘎‬,不是其他人。

所以,歼-10CE到底值不值?我想说:肯定值,特别是在这个级别、这个价位、这个时代。它虽然不是神机,却把能打、能看、能抢先手这三件事做到极致。接下来,它的问题不是证明自己,而是谁能追得上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