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 从传统养老院的“一张床”到覆盖全域的“一张网”,潍坊市临朐县辛寨街道通过创新“家院互融”养老模式,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至千家万户。今年以来,街道在原有4处医养融合机构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养老机构走出院墙,以助餐、助医、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破解养老难题,让乡村老人足不出户尽享“床边有照护、家中有温度”的幸福晚年。

服务进村:一餐热饭暖胃更暖心

每周二中午,辛寨街道王家东圈村76岁的独居老人陈桂芳总会准时收到景福护理院送来的三菜一汤。“芹菜炒肉、西红柿鸡蛋、杂粮馒头,荤素搭配还少油少盐。”“针对失能、高龄老人我们还提供喂餐,为吞咽障碍老人提供搅拌打碎服务。”工作人员王兰边摆放餐盒边介绍。街道养老机构突破传统服务边界,通过打造区域性中央厨房,将专业养老服务转化为普惠性民生供给,以一顿热乎饭为纽带,串联起医疗、护理、社交等多元服务,探索出资源集约化、服务标准化、覆盖全域化的农村养老新路径。


医护入户:养老床位搬进“家”

在杨家河村,卫生院的流动诊疗车每月定期停靠在村头古槐下,签约家庭医生王成典带着智能健康监测包走进慢性病老人家中,边测量血压边更新健康档案。“赵大爷的胰岛素需要调整剂量,李奶奶的压疮护理要增加频次。”街道创新推出的‘医护上门’小程序,通过“一键”下单,不仅可配送雾化器、防褥疮气垫等25类基础医疗设备,更深度融合中医药康养服务,新增智能艾灸仪、中药汤包、穴位贴敷膏等特色产品,实现“医护服务精准配送+中医调养个性服务”双轨并行。黑洼村村民刘德全对此深有感触,作为脑梗后遗症患者,他每周两次享受上门康复训练,如今已能扶着助行器行走20米。“家里就有‘家庭病床’,配合体质调理让我不用频繁往返医院了。


多元协同:银龄管家解生活难题

走进王家西圈村,身穿红马甲的助老志愿者正帮分散特困供养老人们清扫院落。这支由养老机构护理员、村干部、低龄老人组成的15人服务队,通过“时间银行”积分机制开展互助养老。除常规助洁服务外,还创新推出“银龄代办”特色项目,帮助老人代购药品、代缴费用、代取快递。83岁的赵玉兰老人有个特殊账本,记录着志愿者们的服务足迹:“小王代购的降压药比药店便宜8块,小张教我用的视频通话能看见孙子写作业...”这本泛黄的账本,见证着银龄行动的温度。

当医疗养老资源突破院墙阻隔,当专业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辛寨街道的养老变革印证着民生温度。“老有所养”正升华为“老有善养”。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在熟悉的家园里,续写着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篇章。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赵增彤 潍坊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