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外地炒房团涌入西安,带动了西安新一轮房价的上涨。
2025年,回头看,刚刚好10年的时间。
十年间,西安楼市风云变幻,新房市场逐步走向豪宅化,品质楼盘成为市场新宠,而二手房市场则如同坐上“过山车”,起伏不定。
在改善需求崛起的当下,高品质项目备受青睐。
今天招商西安玺第三次加推的售罄消息,大家估计都看见了吧,三开三罄!
今年以来,不论是奥体板块招商西安玺的热销,还是曲江金茂的高人气,又或是保利、绿城等项目的定位,都能看出来,核心区的新房逐渐豪宅化。
甚至,一般的改善产品已经“入不了当下购房者的眼”。
如今,西安楼市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改善趋势愈发显著,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分化加剧,一场关于居住品质的变革正在这座城市悄然展开。
西安楼市:高端改善项目表现亮眼
据前瞻顾问数据,4月西安24个项目加推或开盘,有19个为平推,其中,五个项目位集中开盘。
从四月重点项目开盘数据来看,西安楼市的分化态势愈发显著。
一方面,改善型项目表现格外亮眼,像招商西安玺、璞逸东方这样的高品质楼盘,凭借产品力、地段以及品牌等多维优势,开盘即热销,成为市场热点。
而反观刚需市场,去化压力明显,购房者在面对价格与产品品质时更为谨慎。
我们能够看到,现在部分新房项目考虑到刚需购房者的需求,部分产品往小了做,但是,总体来说,购房者并不“买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从买房人的角度,要么,我就不买房租房,要么,我就要住好房。
他们的购房理念逐渐从 “有房住” 向 “住好房” 进阶,对居住品质、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改善型需求逐渐成为市场主力。
另外,随着城市基建的发展,如奥体中心等大型基建项目的建设,这些区域配套早早兑现,再加之区域的比如河景之类的独特优势,促使高品质楼盘在这些区域落地,满足了改善型购房者的期望。
从市场的角度,经济增长放缓和不确定性增加,使购房者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减弱,购房更加谨慎,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品质有保障的高改项目。
而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在国家号召建设的好房子的背景下,高改项目通常具有更好的产品打造空间。
并且,购房者要的是具有性价比的改善豪宅。
也就是说,价格、地段、品牌、产品等各种因素都要占全,全能战士才更有吸引力。
二手房市场“过山车”
十年间,西安二手房市场的高峰值在2020、2021年。
如今回头来看,当时买入的基本上都买在了高点,当时没卖的都后悔得拍大腿。
客观来说,西安二手房的市场不能算差。
据西安住建5月8日发布的最新消息,4月份,西安存量房(二手房)网签备案面积102.3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备案9635套,面积96.79万平方米。
4月虽然没有达到三月的高点网签套数,但是,仍然网签近万套。
相比去年同期,4月的成交量上涨约1.95%,市场整体仍有一定的活跃度,购房需求在逐步释放。
我们应该要重点要思考下,背后的卖房和购房人群。
从卖方来看,大量房源挂牌,市场上的二手房供应充足,业主的出售意愿较为强烈,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使得买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议价空间。
另外,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绪,部分次新小区都在抢着出售。
而从买方来看,则是二手房价格优势更为明显,以及安全性的考虑。
因为,单独看产品,新房肯定是吊打二手房的。
而随着未来好房子建设得越来越多,二手房市场的价格还可能下探。
毕竟西安不像北京、上海、深圳那种存量房市场,他们的新盘项目很少,就算是,难得出来几个新项目,也影响不了太多的人。
而西安不一样,西安还在新房和二手房并存的阶段。
还有足够多的地,足够多的新项目,三五年里还没办法进入存量房市场,单独拼二手房小区的质素。
这就决定了,未来的新产品对二手房还会有冲击。
冲击之下,价格降了。
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能够在主城核心区买套二手房,即便是小两室,但是,能够解决入学、通勤等问题,且总价还不高,对他们来说,这就够了。
因此,二手房市场的现状使得部分刚需购房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更高的二手房,进一步加剧了新房市场的分化。
这也是为何高端改善项目热销,而新房里的刚需项目难卖的原因。
结语
在过往的十年间,西安楼市历经波澜,二手房市场的高峰曾于 2020、2021 年傲视群雄,然而时移世易。
而今,西安楼市的分化态势愈发显著。
未来,改善型需求无疑将继续引领市场前行。
二手房市场,整体市场仍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不过调整幅度有望逐步收窄。
衣食住行,作为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我们的幸福感紧密相连,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转变也依据于此。我相信,哪怕只是大宗消费品,如果有实力,一定会更愿意家人住得更好。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