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5月16日讯(通讯员 钱芳 蒋炅宇 记者 朱鼎兆)16日上午,在淮安市博物馆,淮安警方将国家二级文物战国青铜编钟9件、一般文物战国青铜铺首衔环9件正式移交给淮安市博物馆,而这18件文物均是淮安警方在侦破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乡“韩母墓”被盗掘一案过程中追回的文物,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这18件文物由淮安市博物馆收藏。
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乡境内的“韩母墓”现状 朱鼎兆 摄
“韩母墓”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南乡境内,一直被认为是汉初军事家韩信母亲衣冠冢,是淮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封土高约8米,底部直径约20米,周长90多米。2023年年底,文物爱好者发现“韩母墓”疑似被盗掘,盗掘洞口呈长方形,沿洞壁上下的脚蹬疑似人为挖出的,洞底被挖出大块白膏泥,堆积在韩母墓上,盗洞底部,细看还遗留有疑似三合板和古木。淮安警方随即赶赴现场调查,发现约5米深盗洞,根据现场遗留物,很快将8名涉嫌盗墓的犯罪嫌疑人抓获。
警方移交“韩母墓”被盗掘的国家二级文物战国青铜编钟 朱鼎兆 摄
但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经调查、审讯发现,因盗洞出现渗水、塌方,这8人并未实际盗窃到墓内文物。不过,淮安警方根据涉案嫌疑人供述,发现并成功破获2021年一起盗窃“韩母墓”隐案,并于2024年初将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同时追回隐案9个被盗青铜编钟和9个青铜辅首衔环。经专家鉴定,这些编钟、辅首衔环均为战国时期文物,其中9个编钟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警方移交“韩母墓”被盗掘的国家二级文物战国青铜编钟 朱鼎兆 摄
案件发生后,淮安相关部门迅速对“韩母墓”采取保护措施。15日下午,记者驱车前往“韩母墓”发现,“韩母墓”位于一片密林之中,周边还有其他的墓葬。在“韩母墓”周边肉眼可见至少有5处摄像头,其中包括部分球形探头。一名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探头均是在2023年底“韩母墓”被盗掘后才安装的。
2023年底,韩母墓被盗时的盗掘洞口
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淮安警方追缴的青铜编钟表明,过往的考证或有误,“韩母墓”可能并非韩信母亲衣冠冢,极有可能是一座战国时期列侯墓葬,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韩母墓”周边现在已安装摄像头 朱鼎兆 摄
在文物移交现场,“守望时光 法护文明——新修订《文物法》背景下的地方文物保护成果展”也同时在淮安市博物馆举行,本次特展通过百余件文物、近百幅图文资料,系统呈现淮安在法治护航、考古研究、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展览将持续至6月上旬,免费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