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战场。这里的患者,每一次咳嗽、每一次喘息、都可能牵动着生命的安危。威海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曹志英,是一名扎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多年的资深护士,她始终坚持以精准的护理技术和温暖的职业情怀,为患者输送的不只是氧气,更是希望。
调试设备。
专业精准 做呼吸的“守护者”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往往面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痛苦,他们一般病情变化快,护理要求极高。从监测血氧、调整呼吸机参数、到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呼吸功能锻炼等,曹志英始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
临床上,面对重症肺炎患者,她通过叩击排痰、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帮助患者改善通气;遇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人,她耐心示范缩唇腹式呼吸,并个性化调整氧疗方案;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时,她配合医生迅速完成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为抢救赢得了黄金时间。她常说,呼吸是生命的基础,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患者呼吸更顺畅、更舒适。
曹志英与同事一起查看患者病例资料。
暖心关怀 做患者的“知心人”
很多患者面对疾病反复发作、长期缺氧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曹志英深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痛苦,还有心理的焦虑与孤独。于是她在工作中承担起患者的“呼吸伙伴”。针对焦虑、抑郁的患者提供温暖的鼓励与心理指导;为COPD、哮喘等慢性病患者指导呼吸功能训练,用笑声和掌声激励他们一步步恢复健康;为老年患者制作宣教视频,通过宣教视频讲解疾病康复相关知识,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一位老年患者动情地说:“看到她的笑容,我就觉得呼吸没那么难了。”
精益求精 做团队的“领跑者”
曹志英拥有十几年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一直是护理团队中的核心力量。她对无创呼吸机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了如指掌,总是为每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详细解释使用目的和注意事项,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记得有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拒绝使用无创通气。“拿开!这东西……闷死我了!”此时监护仪上的数字开始跳动,血氧饱和度从92%暴跌至84%,报警声尖锐如刀,呼吸频率冲到40次/分,胸膛剧烈起伏得像惊涛中的小船,汗珠顺着他的太阳穴滚落,在苍白的面颊上犁出晶亮的沟壑,手指痉挛地抓着胸口的病号服。
曹志英指尖在触摸屏上调整参数时,目光始终落在患者脸上,同时俯身示范,耐心讲解,手掌随着他的吸气缓缓上抬,呼气时轻柔下压。患者的胸膛开始有意识地跟随,像艘终于找回航向的小船。监护仪上“血氧98%,呼吸频率18次/分”……数据跳动着宣告胜利。患者的手指不再因缺氧而发绀,泛红的脸色渐渐恢复平和。患者哽咽道:“谢谢你闺女,原来好好喘气……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呼吸的赛道上,她从未停步。从清晨的查房,到深夜的监护仪报警处理,从细致的健康教育,到危急时刻的沉着抢救……曹志英用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诠释着“精准护理”的真谛——让每一口呼吸都顺畅,让每一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周广德 文 商承媛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