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玉和(西安)
隰县,古称隰州,山西省临汾市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西北边缘,晋西吕梁山南麓。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以盛产金梨而闻名全国。
585年今县境设为隰州;1912年改称隰县;2000年10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隰县划归临汾市管辖。
隰县主要景点有隰县小西天、七里脚石窟、紫荆山风景区、晋西革命纪念馆。2020年6月30日,隰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2020年10月,隰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隰县鼓楼,又称大观楼,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县城内,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是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据《隰州志》及脊檩下的题记“明万历四十五年奉直大夫知隰州事储”,鼓楼由隰州知州储至俊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鼓楼由墩台和台上楼阁构成,梁架结构、牌匾等存有明代原物。隰县鼓楼墩台为方形,由青砖砌筑,
钟楼外涂朱红色。台下设十字券门洞,东侧有露天梯可达台上。台上木结构楼阁为二层重檐十字歇山顶。
隰县鼓楼上层四面檐下分别悬挂“龙泉古郡”“长寿遗封”“三晋雄邦”“河东重镇”等巨匾四桢。十字门洞各门洞上方均有牌匾,东为“东屏古射”、西为“西带黄河”、南为“南临古慈”、北为“北拱晋阳”。
隰县鼓楼造型独具特色,保留了明代建筑原物,修葺演变可考,具有较重要的建筑史学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隰县鼓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隰县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街道上有“隰”字文字的传承演化介绍。
清晨,一辆驴车在叮叮当当的铃铛声中走过城区中心道路……
作者陶玉和,西安人,1970年工作,1973年入伍,退伍后在市公安部门工作至退休。
编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