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书法教室里,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练习书法。不管是硬笔还是软笔,一撇一捺之间,都在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常州市首批墨香校园,学校以笔为犁,深耕传统文化,将书法艺术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课程之一,精心打造“学书润品”书法修身社团,让乡村少年的童年在墨香中绚烂绽放。


氛围浓厚,一墙一景皆课堂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漫步牛塘中心小学校园,书法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每个班级内,小小书法角既展现了书法的古朴韵味,又不失童趣,彰显了班级文化的独特魅力。长廊、墙面、转角等空间被巧妙利用,个性化书法展厅让师生沉浸在墨香之中。书法广场上,书法发展史、师生佳作与书法练习桌交相辉映,课余时分,孩子们以水为墨,尽情挥洒,享受着书法带来的乐趣。墨耕园内,孩子们的优秀书法作品熠熠生辉,陈设独具匠心,令人心旷神怡。二十四节气书法文化墙与蔷薇花相映成趣,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米芾拜石、墨池等小景散落校园内,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接受书法文化的熏陶。


周五下午,正是学校少年宫书法社团的上课时间。记者走进书法教室,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或临摹硬笔字帖,或挥毫泼墨,感受书法的独特韵味。

省书协会员、牛塘镇书画协会副会长、社团负责老师许波告诉记者,目前书法社团共有30多名学生,每周三、周五开课,学习内容包括硬笔和软笔,课程以教育部下发的《书法练习指导》一书为主,同时巧妙融入隶书、赵孟頫的楷书及行书等多元书体,让孩子们在领略书法多样性的同时,也拓宽了艺术视野。


文化传承,一撇一捺尽育人

许波老师从事书法教育已经有二十多年。他表示,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一个孩子能够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整个人走出来的气质都不一样。我们将书法艺术引入到乡村学校少年宫,主要是希望乡村的孩子也能与城市孩子一样,沐浴在书法艺术的阳光下,茁壮成长,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许波说。据了解,书法社团课程全部免费,毛笔、纸张等材料费,都由学校承担。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社团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书法的技法,还学到了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比如与书法相关的成语故事、书法基本常识、书法家的高贵品德等。

四年级学生李嘉茵加入书法社团已经两年多了,如今已能自如地挥洒软笔,她感慨地说:“学习书法让我变得更加专注,更有耐心了。”


而王文博同学,则通过书法找到了磨炼性子的良方。“我从小就喜欢书法,一年级时,我就主动加入了书法社团,跟许老师学习。爸爸妈妈没有给我在外面报书法培训班,学校社团这里不仅免费,上课也方便。”他坦言,“学习书法之后,我变得更加有耐心了,爸爸妈妈夸我现在写字很厉害,我的自信心也提高了。”

全校覆盖,一笔一画润童心

牛塘中心小学将书法教育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实现了从书法修身社团到全校师生的全面覆盖。


学校高度重视书法育人队伍的建设,通过多元化培训和系统考核,不断提升教师的书法素养和教学能力。每周的青年教师三笔字培训、“书法俱乐部”活动以及定期的三笔字考核,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技艺的平台。

学校二楼长廊上,挂满了小黑板,上面展示着青年教师的三笔字作品,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学校还依托书法艺术,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春联节、艺耕节等,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通过教师秀水平、学生秀成长、家长秀风采等作品征集活动,让书法艺术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在牛塘中心小学,书法艺术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在墨香中学会专注、耐心与坚持,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塑造了良好的品行个性,激发了无限的潜能。

正如许波老师所言:“看着孩子们在书法社团中茁壮成长,我深感欣慰。‘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