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自媒体发文说:中国男人养不起家,是因为中国的劳动供养率只有1.1。上面的截图是其中一个例子,截图内的标注“某自媒体文章截图,数据有误”是我加上去的。
我又问百度AI这个问题:“中国的劳动供养率只有1.1吗?”
百度AI回答说:“是的,中国的劳动供养率为1.1。这意味着一个成年人的工作收入仅能养活1.1个人。”详见下面的截图:
百度AI回答截图
可见,“中国的劳动供养率只有1.1”这个数据确实流传很广了,但这个数据是错误的,分析如下:
首先,按照这些自媒体的说法:”劳动供养率,它的意思是说,一个家庭中一个人工作赚的钱,够几个人生活。” 但“够几个人生活”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俗话说:“穷有穷养,富有富养”,微博上有人说,自己家庭月收入7000元,养活了三个孩子。但也有人说,自己家庭月收入一万元,也不敢生二胎。
其次,按照百度AI的上述回答,“劳动供养率1.1意味着劳动者的月收入仅能覆盖自身及0.1个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2023年全国就业人员有74041万人,而2023年末全国人口有140967万人。也就是说,7.4亿就业人员养活了14亿人口。
关于多少劳动者供养多少非劳动人口,在人口学上,有一个概念是“抚养比”,分为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加上老年抚养比就等于总抚养比。
总抚养比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
老年抚养比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老年抚养比越高,表示养老负担越重。
少儿抚养比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少儿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少年儿童。少儿抚养比越高,表示养娃压力越大。
少儿人口是指0-14岁人口,老年人口是指65岁以上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属于非劳动年龄人口。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2023年中国的总抚养比为46.59%,少儿抚养比为24.01%,老年抚养比为22.57%。这意味着,2023年中国平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抚养约24名少年儿童,以及近23名老年人。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与就业人口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因为劳动年龄人口是按照年龄来划分,而就业人口是按照是否就业来确定。事实上,有一部分15-64岁人口并没有就业,而有一部分65岁以上老年人仍然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