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4月初宣布“对等关税”后,欧盟是首批对美谈判的经济体之一。迄今,美欧谈判未达成任何突破。为打破僵局,欧盟上周刚向美国做出让步,并打出“中国牌”,许诺与美国共同对付中国所谓“产能过剩”。但随后不久,中美经贸会谈取得成果,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即把炮口转向欧盟,炮轰欧盟对美国“非常不公”,施压欧盟做出“重大让步”。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刊文指出,近期一系列事态发展,暴露了美欧这对曾经亲密盟友之间的深刻裂痕。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誓言美国现在准备“扭转”这种局面,“欧洲将不得不付出更多……而美国将付出更少”。
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欧盟商品加征20%的“对等关税”,美国还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和钢铝征收25%的关税。尽管特朗普后来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缓加征“对等关税”,但10%的基准关税和上述25%的关税在达成协议之前仍然有效。
这也可能是特朗普本来就计划好的结果,特朗普掀起贸易战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给其他国家抽血,给美国回血。事实上也的确如特朗普所说,欧盟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上,的确没什么筹码,而且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欧美经济同质化严重,基本欧洲能产的,美国也能生产,美国对欧洲基本没有路径依赖。欧盟市场对美国相对封闭,美国市场对欧盟相对开放,这也是既定事实。除此之外,欧盟在外交和安全上高度依赖于美国,这就注定欧盟拿不出有效的筹码来应对特朗普的强势进攻。
另一方面,欧盟委员会称,已就针对价值950亿欧元(1074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的反制措施启动公众咨询,若无法与华盛顿达成贸易协议,这些措施将付诸实施。报道称,这份清单涵盖数百种农业和工业产品。此前从反制清单中剔除的美国输欧波本威士忌等酒类产品也“榜上有名”,或被欧盟加征报复性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3月曾威胁要对欧盟酒类进口加征200%的关税。此外,在欧盟公布的清单中还包括众多飞机和车辆零部件,这将影响波音等美国公司。
冯德莱恩与特朗普(资料图)
跟中国比起来,欧盟应对美国威胁的能力就低多了,一方面是欧洲的防务大权基本掌握在美国手里,除法国之外,绝大部分欧盟国家都依赖美国武器,另一方面,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几乎完全中断了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欧盟的主要能源进口渠道变成了美国。军事和能源大权都掌握在美国手里,欧盟跟美国讨价还价的底气就要小多了。就在美国与中国发表联合声明后,特朗普就开始将矛头对准欧盟。
如今,中国和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暂时达成一致,并发布《联合声明》后,欧洲的心态还是有些忐忑。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一方面表示中美“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敦促中国通过谈判解决美国“对等关税”所造成的问题。冯德莱恩办公室曾对外表示,冯德莱恩在与中方的电话沟通中,讨论过建立一种机制来追踪关税可能造成的贸易转移,因为欧盟担心中国会将“廉价出口商品”的目的市场从美国转向欧洲。
东布罗夫斯基斯(资料图)
相对于官方层面的“前瞻式”应对准备,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动作要快得多。中小企业是许多欧洲国家的经济支柱,也是美国的重要外来投资来源之一。与此同时,由于预计关税将引发价格上涨、压低美国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欧洲零售商和消费品牌也在将重心从美国转向欧洲和其他市场。欧洲央行消费者预期调查(CES)的数据显示,受美国关税影响,欧洲消费者“非常愿意主动放弃”美国产品和服务。调查还发现,这可能不只是对关税的暂时反应,而是持久性的态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