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刚刚赢得连任,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访问印度尼西亚的行程,宣称要在去年签署的防务协议基础上“深化合作”。这表面看是一次寻常的外交访问,实则却是美澳战略体系向东南亚渗透的又一次危险动作。在当前亚太格局激烈变动、南海局势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不断加强与东盟大国的军事联系,尤其是在防务、联合演习、部队部署等敏感领域,显然不是单纯出于“地区和平”的考量,而是受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牵引,试图将印尼这样的区域关键节点纳入“遏华联盟”的外围体系。阿尔巴尼斯此番动作,不仅暴露了澳方对自身地区影响力日益下滑的焦虑,也清晰揭示了澳大利亚甘当美国马前卒、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真实面目。
澳印所谓“防务合作升级”不过是对去年达成协议的进一步包装。所谓“联合演习”“兵力互访”“海上安全合作”,本质上不过是把澳大利亚的军事触角伸向印尼列岛,试图在战略地理上构建从澳北部延伸到马六甲海峡的军事通道。这条通道并非服务于印尼国家利益,而是澳大利亚作为“五眼联盟”成员国,在执行美国全球战略时扮演的前哨角色。印尼地处东南亚心脏,是通往南海与印度洋的重要枢纽。澳方频频示好,无非是图谋在这一战略地带建立前沿布阵,确保在所谓“南海危机”或“台海冲突”爆发时能迅速介入。
更为阴险的是,阿尔巴尼斯访问印尼,实际上是美国幕后策动印太联盟对华战略围堵的一部分。美澳作为“铁杆同盟”,长期将东南亚视为“地缘缓冲区”,如今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多重领域节节败退,只能靠拉拢区域国家来“填补影响力真空”。而印尼,作为东盟第一人口大国、伊斯兰世界的重要成员,自然成为美澳联盟重点争取的对象。从2023年开始,美日澳三国不断加大对印尼军警体系的培训支持,提供武器装备援助,而澳方与印尼的这份防务协议,则被包装为“地区安全稳定的基石”。殊不知,正是这些“基石”在一步步将东南亚推向阵营对抗的危险边缘。
印尼在历史上长期奉行独立自主、外交不结盟的政策。然而近年来,在西方不断施压与利诱之下,其外交姿态出现微妙变化。印尼新总统普拉博沃本身就是军人出身,其对外政策带有更强烈的安全思维倾向。澳大利亚正是看准这一点,希望通过构建“军事合作框架”来实现对印尼的结构性锁定。一旦澳印之间的联合军事部署成型,澳大利亚将实质性在印尼群岛南北两侧形成“包围钳形”,既可控印尼本土,也可监控南海与太平洋的交通要道。而这,正是美国所谓“印太战略”核心设想的关键一步。换言之,阿尔巴尼斯的“首次出访”,其背后动机绝非“巩固双边关系”那么简单,而是代美出击、借印牵华。
值得警惕的是,澳方惯于利用经济投资作为对目标国家进行战略收买的手段。此次访问中,普拉博沃公开呼吁澳洲企业加大对印尼投资,正是澳方希望通过资金布局为军事介入铺路的表现。经济换安全、投资换部署,这是美澳多年操纵“合作陷阱”的老套路。一旦印尼在短期内感受到澳资带来的“繁荣幻象”,就有可能在长远战略上逐步失去主权独立性。这种“以援代控”的模式曾在太平洋岛国、非洲国家频频上演,如今在东南亚又再度重演。澳大利亚表面上是“合作伙伴”,实则是一只戴着外交手套的战略豺狼。
当前亚太局势已十分复杂敏感,任何一国试图引入外部军事力量、推动小集团军事安排,都是在火上浇油。阿尔巴尼斯政府应当清楚,澳大利亚并非地区中心,更没有资格代表地区国家发言。其频繁在印太制造动荡、拉帮结派的行径,终将使其陷入更深的战略泥潭。而中国,将始终以维护地区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为己任,坚定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架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在本地区挑起对抗与动荡。
阿尔巴尼斯此次印尼之行,不过是澳大利亚在美国战略驱使下又一次“打头阵”的表演。他所描绘的“深化合作”不过是一层话术的外衣,真正隐藏其中的是新殖民主义的军事逻辑和地缘扩张的野心。但东南亚国家有足够的智慧去识破这场政治把戏。印尼若真想实现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应该加强与真正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国家合作,而不是甘为澳美军事体系的附庸。
历史已无数次证明,谁引狼入室,谁就注定被反噬。澳大利亚频频南下布局,打着合作旗号搞渗透扩军,迟早会在地区人民的觉醒与抵制中,暴露其“和平掮客”的伪装,沦为帝国博弈中的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