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5月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封面新闻记者从大会现场获悉,《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发布。倡议呼吁,共建数字教育标准,推动平台互联。构建多边协同的数字教育治理体系,建立国际数字教育标准框架,制定跨国互通的认证体系,推动智慧教育全球互联。同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要素互济,共同打造多语种、跨文化、高适配的共享资源库。
《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发布。封面新闻记者粟裕摄影
教育部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在实现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方面表现出强大活力,正全面重构教育生态,加速推动全球教育进入智慧教育新阶段。
世界和平与发展正面临多元挑战,为创造智能时代更加公平、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教育未来,本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呼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迎新阶段,共建新标准,共创新路径,加快落实2024年联合国未来峰会《全球数字契约》,加速实现教育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推动建立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的国际数字教育发展共同体。
为此,本届大会倡议:一是共建数字教育标准,推动平台互联。呼吁构建多边协同的数字教育治理体系,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机构的合作,建立国际数字教育标准框架,制定跨国互通的认证体系,推动智慧教育全球互联。加快教育领域专用大模型建设,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教育场景的融合创新,探索未来学校、未来课堂与未来学习中心等新型教育空间的建设与应用。
开发跨国互认的智慧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体系,协同打造未来教师队伍,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公民的数字素养,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高水平复合型数字人才。
二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要素互济。呼吁共同打造多语种、跨文化、高适配的共享资源库,持续扩大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员规模,推广数字教材、智能助手、数字画像等工具的大规模、常态化应用。探索人机协作的优质数字资源开发模式,强化智能教育产品、工具、服务、监管。提高数字教育可及性,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进教育数字化。
三是共促教育智能转型,实现经验互鉴。呼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国际合作,弥合全球智能鸿沟。构建语料开放、模型开源、算力共享的技术服务体系,以开源协作方式开展数字教育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构建协同创新的研发生态。联合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实验,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教育中有效应用和实践路径,建立常态化经验共享机制,为全球教育变革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实践指南。
四是共护人工智能安全,加强理念互通。呼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伦理先行、以人为本,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协同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准则、规范及问责机制,确保安全可信教育人工智能工具供给。
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教育”安全保障制度,保障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促进各国在伦理理念、规范制定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凝聚全球共识,共同推动科技向善,赋能教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