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每天穿梭于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居住在看似坚固无比的楼房里,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住的楼房其实在有风的时候是会晃动的,而设计师们巧妙地想办法瞒住了我们。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建筑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对于高楼大厦而言,风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外力之一,当风吹过建筑物时,会对建筑物表面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会使建筑物发生晃动,尤其是在一些超高层建筑中,由于其高度较高,受风面积大,晃动的幅度可能会更加明显。
那么,设计师们为什么要瞒住我们这个事实呢?其实,这是出于对人们心理的考虑,如果人们知道自己居住的楼房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可能会产生恐慌心理,影响生活质量。
此外,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技术手段,已经将楼房的晃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他们选择不将这个事实告知大众,以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然而,虽然设计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隐瞒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当人们对楼房的晃动一无所知时,一旦遇到较为强烈的晃动,可能会因为缺乏心理准备而产生过度的恐慌,而且,这种隐瞒也不利于人们对建筑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实际上,现代建筑设计中已经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减少楼房的晃动,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风能力;在建筑顶部设置了调谐质量阻尼器等装置,通过阻尼作用来减小建筑物的晃动幅度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使得楼房在风的作用下的晃动幅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为居住者,我们也应该对楼房的晃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明白,楼房的晃动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只要在安全范围内,就不会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建筑的安全问题,了解一些基本的建筑安全知识,当遇到楼房晃动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听从相关人员的指挥。
设计师们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向公众普及一些关于楼房晃动的知识,可以通过宣传册、科普讲座等形式,让人们了解楼房晃动的原因、控制方法以及安全标准等内容,这样既能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又能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更加注重透明化和人性化。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楼房的抗风性能,减少晃动的幅度;另一方面,及时向公众传递建筑安全信息,让人们在居住过程中更加安心。
我们所住的楼房在有风时会晃动是一个客观事实,设计师们虽然出于善意隐瞒了这一点,但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现代建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1983年,当飓风艾丽西亚袭击美国休斯顿时,有2位工程师顶着大风来到了富国银行广场的楼顶,他们想要在这里测试这栋71层高楼在飓风中的表现。尽管脚下的地板在上下剧烈地振荡,但他们心里确信这栋楼的结构没有损坏,因为这是他们工程师精心设计出来的。
尽管历史上记载了许多楼房倒塌的事件,如1995年韩国三丰百货店倒塌事件,法国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坍塌事件,但这些大都是因为结构承载发生了问题,如果在前期设计和风洞试验模拟时做得足够严密和精确,或许就能减少类似灾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