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
作者:毅品文团队毅叔,欢迎转发!
咱们聊聊最近一则来自印度的消息,挺有意思的。
据一些外媒援引印度方面的报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似乎搞到了一枚“特殊的样品”——据说是一枚回收的中国制造的“霹雳-15E”空空导弹。按理说,拿到对手的新式武器残骸,那可是重大进展,肯定得好好研究一番。
但是,有意思的地方来了。报道中引述了一位DRDO的高级官员的说法,态度那叫一个淡定,甚至有点儿不屑。这位官员表示,经过他们的研究,这枚“霹雳-15E”根本不像外面炒作的那么神,性能“不如”他们自己家研发的“阿斯特拉”(Astra)系列空空导弹,甚至说它“根本没有逆向仿制的价值”。
听上去是不是像在说:“嗨,就这?还没我自己的好呢。”
这位官员还具体解释了一下自信的来源:他们的国产“阿斯特拉Mk2”导弹,据说性能、射程和技术特性都要优于“霹雳-15E”,而且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比如有报道提到有望在2026年左右)投入使用。更下一代的“阿斯特拉Mk3”就更厉害了,还打算用上更先进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射程会更远,拦截窗口也更大。
从官方口径来看,印度在空空导弹领域是相当有底气的,觉得自己的Astra系列才是未来,比中国的PL-15E强多了。
这番说辞,听听就好?
然而,这事儿真就这么简单吗?稍微了解点情况的朋友可能心里会打个问号。
首先,中国的霹雳-15(及其出口型PL-15E)系列空空导弹,在国际上可不是“泛泛之辈”。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超远的射程和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导引头。这两点结合起来,让它具备了强大的超视距攻击能力,能够对敌方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目标,以及敌方战斗机构成严重威胁。正因为它具备这种能力,很多国家在研发新一代空空导弹时,都会将对抗PL-15作为重要的指标。北约国家正在推进的AIM-260等项目,很大程度上就被认为是冲着PL-15这类远射程导弹去的。
一个被国际军事界普遍认为具备顶尖水平、甚至正在影响他国武器研发方向的导弹,到了印度DRDO官员口中就变成了“不如国产”、“没价值”。这中间的落差,是不是有点儿大?
说实在的,当PL-15E掉落到印度手上的时候,很多国人还比较担心印度会不会搞逆向工程,到时候搞出一款山寨版的PL-15E,那对中国空军就有一定的威胁了。印度官员如今的这番话着实让人长舒一口气。
一层更深的原因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印度在特定技术细节上对回收样品有自己的评估。但是,这种“淡化处理”的态度,背后很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
大家知道,印度一直在大力推行“自力更生”(Make in India)战略,尤其是在国防工业领域。发展国产武器,减少对外依赖,是他们的重要目标。Astra空空导弹项目就是这一战略下的重点成果之一。
印度空军装备体系比较复杂,既有俄制飞机,也有法制阵风,还有可能采购美制飞机。之前,他们的空空导弹采购来源也比较多样。如果印度空军现在认可了PL-15E代表的先进超视距空空导弹水平,而认为自己的Astra系列差距较大,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倾向于从法国(流星导弹)、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采购更先进的空空导弹。
但是,如果DRDO和印度官方不断强调“我们的Astra已经很先进了,甚至比中国的PL-15E还好”,这等于是在给印度空军一个强烈的信号:你们的需求,国产导弹就能满足,而且性能优秀,完全没必要去看国外的。
说白了,这更像是一种战略宣传和市场推广手段。通过贬低潜在的竞争对手(即使是“回收的样品”,也可以作为话靶子),来凸显自己产品的优势,从而争取国内军方的订单,确保国产武器项目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这涉及到巨大的国防预算和产业利益。
毕竟,对于任何国家的国防工业来说,来自本国军队的订单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手的“肥肉”,谁愿意拱手让人呢?
所以,当听到印度官方说他们回收了某国先进武器残骸,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也就那样”的时候,不妨多想一层:这可能不仅仅是技术评估,更是一场在“Make in India”大背景下的“口水仗”,以及为了确保国产武器订单而进行的策略性表态。
技术水平的真实比较,也许只有在真正的对抗中才能见分晓。但在那之前,各种官方说法、网络传言,可能更多地是服务于各自的国家战略和产业利益。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印度能说到做到,说不仿制,就千万不要去仿制,还是印度国产装备好棒棒,印度No.1!喜欢本文的朋友还请多多分享转发,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订阅本号并在下方留言讨论!(本文为毅叔说世界系列,感兴趣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毅叔说世界系列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