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事关国家政治安全和发展大局,事关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州公安机关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厉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金融秩序,护航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5月15日,在第十六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州公安局联合西昌市公安局、州金融工作局、州税务局、州市场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凉山支行及其管辖的12家金融机构,在西昌月城广场开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了27个宣传点位,重点围绕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反假币、反洗钱等涉及各类民生的犯罪,介绍犯罪形势和特点,剖析典型案例,讲解常见犯罪伎俩,传授防骗知识和自救技巧,展示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和护航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通过宣传展板,发放了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向群众讲解识假辨假与相关防范知识,以及非法集资、传销、假币和假发票等犯罪行为的特点和防范对策。

下面

小编带领大家一起了解

3起真实案例‍

案例1张某等伪造货币案

2024年1月,州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西昌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在西昌市境内非法持有、使用假币的案件,现场查获电脑、打印机、裁纸刀、纸张等一批假币制造工具及28110元假币。

在侦破该案后,州公安局经侦支队立即组织研判团队围绕该案中犯罪嫌疑人所持有和使用假币的来源开展分析研判工作,拓展出陕西、安徽、重庆、四川、贵州等5个假币制造窝点。

2024年7月,该案通过公安部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打击,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9人,移送起诉6人。

案例2宁南县公安局“4.15”组织、领导传销案案例

2024年4月,宁南县公安局经侦中队在接到线索后,成立了4·15专案组,成功侦破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案,该案共打处39人,其中4人已移送起诉,35人取保候审。

该起传销案中,违法犯罪分子打着国家为老年人量身定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养老政策幌子,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领导"宣传虚假养老政策,以购买养老产品为名,以高额返利为诱饵,让其缴纳3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会员费后获取发展下线人员的权利,以推荐人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人员数量以及投资金额作为层级、计酬、返利的依据,引诱注册入会的会员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会员缴纳的会员费。

涉案的“中国养老”APP平台(犯罪分子开发的虚假平台)共有注册账号202851个,实际注册会员数为141810名,分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网站总涉案金额折合人民币4.92亿元,会员总充值折合7846.6702万元,提现折合1395.1178万元,网站非法获利6451.5524万元。

案例3 冕宁县公安局“1040阳光工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2024年3月,冕宁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在接到线索后成立专案组,成功侦破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案,该案共抓获嫌疑人17人,移送起诉13人。

该起传销案中,传销组织以“1040阳光工程”为名,对外宣传称“国家政策”。该传销组织打着“国家政策”,通过人叫人的方式发展人员,每人发展直接下级3人,并以投资国家政策、中美贸易对抗等为噱头,投资69800元,实际投资50800元购买份额21份,最高可获得1040万元,税后可最高获得980万元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开展组织、领导传销活动。

该传销组织截至案发,发展下线3443人,涉及河南、吉林、湖北、江苏、山东、甘肃、陕西等7个省、市、自治区。形成层级25层,涉案资金4亿余元。该案成功破获后,扣押房产3套、车辆1辆,扣押资金70余万元,数据协同发起打击39人。

除此而外

经济犯罪的常见类别还包括哪些?

如何有效防范经济犯罪?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来源:凉山公安

编辑:何君

责编:邹湘

编审:阿比伊木

终审:蒋映春

精彩视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