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兰州城关区的百度智能云兰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正式开建,项目总投资超16亿,计划2年时间建成。
5月13日,兰州城关区嘉峪关西路突然热闹起来。中交路桥的施工队开进工地,带着16.2亿资金要在这块33亩地上搞大动作。这块地北边是居民楼,南边挨着兰州大学,原本是兰钢小区老房子扎堆的地方。现在推土机一进场,意味着兰州人念叨了十几年的“科技新城”终于动真格了。
基地规划了五栋楼,最高的两栋24层,加起来13万平米,比兰州现有最大的商场还要大两倍。别看楼不算特别高,里面装的可是硬核科技——智算中心相当于巨型计算机,每天能处理全省的交通监控数据;标注中心要招上千人给人工智能当老师,手把手教机器认图识字。最有趣的是元宇宙体验馆,以后兰州人戴上VR眼镜就能逛虚拟中山桥,数字导游还能用方言讲解历史。
兰州这次砸钱搞科技园区,说白了就是要解决两个头疼事。第一是留不住大学生,每年近十万毕业生,七成跑去西安、成都找工作。第二是传统产业撑不住场子,去年兰州石化减产,直接拉低全省工业增速。现在百度基地放出500个工程师岗位,工资比本地平均水平高30%,还承诺培训3000个数据标注员——这种坐在电脑前教AI识图的工作,中专生培训三个月就能上岗。
不过也有人担心步子迈太大。兰州现在连5G基站都没全覆盖,突然要搞元宇宙是不是太虚?其实政府早想好了三步棋:先用百度的牌子吸引企业入驻,再拿棚改腾出的地建人才公寓,最后靠数字经济带动物流、旅游这些老本行升级。就像二十年前郑州引进富士康,开始大家都说组装手机没技术含量,现在郑州已成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中心。
工地围墙上的效果图还藏着民生彩蛋。东南角特意留了块地,要盖12栋安置房,拆掉的1172户兰钢老居民三年后就能回迁。这种科技园捆绑棚改的模式,既避免出现“鬼城”,也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分到发展红利。听说周边小店已经开始涨价,卖牛肉面的老王把店铺招牌都换成了“AI套餐供应点”。
按计划,2026年底这里就要完工。到时候兰州不光有拉面和大河,还会多出个辐射西北的“数字大脑”。隔壁陕西省的能源企业已经派人来考察,盘算着把油气田监测数据送来兰州处理。要是真能做成,甘肃人以后不用总眼红隔壁兄弟省——咱们自己家里就有会下金蛋的科技母鸡。
来源:微笑荷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