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籍留学生左仁明(右)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留学生舞龙队队长。图片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陈龙伟 纪婷 陈博谦
缅甸籍留学生Aung Min Thant有个中文名字叫左仁明,2022年9月,他开始在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在学校的活动中,他偶然参与了舞龙舞狮协会的表演,由此开启了一段“与中国龙同行”的奇妙旅程。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承载着深邃悠远的文化意蕴与跨越千年的传奇故事。从孩童时起,左仁明就常常听到关于中国龙的种种传说,无论是“龙凤呈祥”的吉祥符号,还是“鲤跃龙门”的壮丽景象,都让他充满了敬畏与向往。2023年4月,在西安交大“仙交文化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体验中,一条条“龙”在中外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翻腾起舞,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喝彩。这一刻,于左仁明而言,龙的形象不再只是神话中的虚幻存在,而是通过一双双有力的手臂与精准的步伐,化作了鲜活可触的真实存在。
西安交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和课堂等核心场域,创造尊重、友好、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感受、不断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024年1月,西安交大体育中心招募了8名留学生备战2024第四届中华传统舞龙舞狮国际赛演活动暨中华传统体育国际锦标赛,左仁明成为其中一员。经过体能考量,加上左仁明优秀的中文水平,他被选中担任龙头的选手,同时成为留学生舞龙队队长。
舞龙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基础训练对体能要求极高,与队友配合的过程对协调性和耐力的挑战也不言而喻。在训练初期,左仁明常常感到体力透支。赛事迫在眉睫,作为队长的他明白自己不能退缩,于是咬紧牙关,带领团队突破极限,每天保持至少3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除夕夜也没有松懈。从队伍组建到正式比赛,时间不到一个月,队员们身心压力巨大。他们必须在6分钟内完成躺肩、挂腰、踩腿、钻龙、三角龙、飞龙造型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每个动作都需要高度配合与精准控制。从轻触,到热爱,艰苦的集训时光凝聚了舞龙队的初心和友谊。
正式比赛中,队员们时而跳跃,时而舞动,时而奔跑,仿佛龙的灵魂已经与每个人紧紧相连。最终,西安交大代表队获得了国际锦标赛传统舞龙“世界龙王”挑战赛总分第六、留学生队伍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
“成绩并非完美,但对我们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竞技得失。舞龙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重要的是它所传递出的体育竞技精神!”左仁明回忆说。
2024年5月底,西安交大国际舞龙舞狮分会成立,举行了庄重的“授龙佩徽”仪式。这一仪式是对留学生舞龙技艺水平的认可,也寄托着期许和担当。作为队长,左仁明代表留学生舞龙队表达了信心与决心:“我们将努力训练,争取在比赛中为校争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此后,舞龙队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在陕西省政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中展示了高超的技艺,传递了跨国友谊与文化交融的美好愿景。
新学期意味着新计划、新目标和新挑战。左仁明深知,想让舞龙队发展壮大,必须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他早早便着手准备相关事宜,成功在2024年秋季学期吸引了30余名新队员加入。
通过每周开展两次培训,左仁明和几位老队员从基础开始手把手教。秋叶泛黄时,在一年一度的西安交大“梧桐节”上,新队员们带来的舞龙表演精彩亮相。左仁明感慨地说:“舞龙不仅是我个人最美好的留学记忆之一,它也属于每一个热爱它、珍视它、传承它的人。我希望能够引领更多外国朋友爱上中国传统体育,共同感受舞龙文化的独特魅力。”
澜沧江-湄公河蜿蜒近5000公里,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世代毗邻而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今年3月缅甸大地震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西安交大的老师和同学也纷纷关心我家人的状况,这让我很感动,更让我坚定了在中国学习先进知识、以后为促进中缅两国民心相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左仁明说。
(作者陈龙伟是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副教授,作者纪婷是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作者陈博谦是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科级干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