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安县的古老传说里,有一座静谧的正阳庵。庵中住着一位名叫时勇的和尚,他身怀绝技,练得一套神奇的变幻本领。更为奇特的是,他还驯服了一只灵性十足的老山羊,这只老山羊竟能为他报知吉凶。每逢吉祥之事即将降临,老山羊便会昂首“咩———咩———咩———”欢快地叫上三声;若是凶事逼近,它则会低头“咩———咩———咩———”发出三声悠长的叫声,仿佛在传递神秘的信息。时和尚与他的老山羊凭借这身本领,专与世间的恶人作对。常常为贫穷的百姓消除灾难祸患,将凶险化作吉祥,让悲伤转为欢喜,老百姓们对他们爱戴有加。


离正阳庵百多里的地方,住着一位由朝廷派来的司头,此人姓羊名仁义。说来也怪,兴许因“羊”这个姓氏,使得他对羊格外敬重,简直将羊奉为爹娘一般。平日里,他总是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表面上一副关心爱护老百姓的模样,可实际上,他是个心狠手辣、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恰似那“笑面虎”,因此人们都背地里叫他“羊老虎”。

有一天,这“羊老虎”心血来潮想要吃柑桔,便传令让离自己驻地三百多里外的部下,务必在三日内将柑桔送来。这“羊老虎”一声令下,下面的人可不敢怠慢,立刻派出人手,押着三十多个脚夫,挑着满满当当黄澄澄的柑桔上路了。无奈路途遥远,山峦叠嶂,脚夫们日夜兼程。仅仅过了两天,他们的脚上便磨出了一个个大血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前行变得十分艰难。脚夫们掰着指头一算,顿时个个吓得冷汗直冒,因为只剩下一天的期限了,可路程还差一大半呢。走得慢吧,害怕耽搁了期限被“羊老虎”砍头;可要是不走,那凶狠的监官又怎会轻易放过他们。脚夫们思来想去,感觉横竖都是死,索性心一横,便躺在一棵硕大的樟树下不肯再挪动一步。

监官见此情形,恼羞成怒,当即下令随从用棍棒驱赶脚夫。就在那棍棒即将落下,要重重打在脚夫们身上的千钧一发之际,时和尚带着他的老山羊犹如神兵天降般出现了。原来,当时时和尚正在庵内虔诚地念经,那老山羊突然低着头,“咩—咩—咩—”一连叫了三声。时和尚一听,心里便猜想怕是有什么凶事发生了,于是赶忙带着山羊飞奔出庵堂。恰好看到监官的随从正要对可怜的脚夫大打出手,他大喝一声,挺身而出,用双手硬生生地拦住了那即将落下的棍棒,并声称自己有办法让脚夫们继续赶路。监官听他这般说,便立刻下令随从们放下棍棒。时和尚趁机默默地在心里默念了一阵神秘的法诀,刹那间,脚夫们肩头的担子变得如同灯草一般轻巧。脚夫们见状,连连跪地叩头,对时和尚千恩万谢,而后挑起担子继续赶路,终于在规定的期限内赶到了目的地,总算是了结了这桩差事。


柑桔终于如期送到了“羊老虎”的面前。他剥开一个柑桔,却发现里面竟然有皮无心,不由得勃然大怒,对着监官吼道:“你干的好事!”说完,接连发出三声刺耳的哈哈,吓得那监官屁滚尿流,双腿发软,结结巴巴地话都说不出来。这监官好不容易缓过神来,突然想起在路上遇见时和尚的情景,赶忙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向“羊老虎”禀告了一番。“羊老虎”听后,眼珠一转,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冷冷地说:“我请他赴宴。”

监官领命前往正阳庵去请时和尚,结果却扑了个空。“羊老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人四处张贴“请宴”的告示。这告示刚一贴出,老山羊再次低下头,发出“哗————咩————咩———”三声叫唤。时和尚一听便知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自然不会上当,早早便离开了。

“羊老虎”并不甘心,又派出三百三十个暗探,在各地四处追查时和尚的下落。他们挨个儿查问了足足三百三十个寺庵,却依旧毫无头绪,根本不知道时和尚究竟躲到哪儿去了。气急败坏的“羊老虎”一咬牙,抓了三十三人,妄图通过严刑拷打逼他们说出时和尚的踪迹。然而,这些人即便遭受了酷刑,也没有人肯吐露半个字。“羊老虎”恼羞成怒,下令将其中一人牵出去斩头示众。就在那刽子手手举大刀,刀光闪闪即将落下的时候,时和尚带着他的老山羊不慌不忙地出现了。老百姓们见此情景,都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可时和尚却如同没事儿一般,带着老山羊径直朝着“羊老虎”走去。

“羊老虎”见终于抓到了时和尚,立刻升堂审问。他怒气冲冲地将惊堂木在桌上猛地一拍,大声喝道:“时和尚,你究竟在搞什么鬼? 为什么把柑桔的心都偷吃了?”

时和尚却镇定自若,平静地回答道:“柑桔有心,不信你再剥个看看吧!”

说来也着实奇怪,“羊老虎”当着时和尚的面又剥开了几个柑桔,这回每个柑桔竟然都是饱满实心的。他强挤出一丝奸笑,阴阳怪气地说:“师傅当真是本领高强啊。可为何原先送来的柑桔却是空心的呢?”时和尚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说:“那是因为良心枯了呀,柑桔这东西,见了好人它自然就有心,见了像你这样的坏人它自然就没有心喽。”这番话气得“羊老虎”脸色涨得如猪肝一般通红,他恼羞成怒,大声命令随从们把时和尚关进牢里,随后自己气呼呼地进后堂吃柑桔去了。

过了一会儿,时和尚施展神奇的法术,带着老山羊轻轻松松地逃出了牢房。“羊老虎”满心欢喜地剥开柑桔,却发现柑桔又莫名其妙地全变成空心的了。他这一下气得暴跳如雷,二话不说,立刻来到牢房,传令要将时和尚处斩。可当他赶到时,哪里还有时和尚的踪影。“羊老虎”怒不可遏,带着三百三十三个随从,到处疯狂地搜捕时和尚。


时和尚一路奔逃,跑到了羊角坪。可不幸的是,在这里被“羊老虎”的人马团团围住了。就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时和尚突然发现山上有一群山羊。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施展奇妙法诀,自己的身子竟然慢慢变小、变小,最后纵身一跳,钻进了一只小羊的屁股里。“羊老虎”带着手下人搜遍了整个山头,却始终不见时和尚的影子。无奈之下,他只好向一个牧童打听。可这牧童偏偏是个哑巴,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羊老虎”一不做二不休,下令活捉时和尚的老山羊。然而,随从们在那么多山羊中根本辨不清哪只是时和尚的老山羊。为了确保不会放走时和尚的老山羊,“羊老虎”恶狠狠地说:“这些老山羊都是杂种,根本不是正宗的山羊后代,统统给我杀了!” 随从们平日里知道他对羊宝贝得很,如今听他这般吩咐,虽心里犯嘀咕,怕把事情办砸了,但也不敢违抗,只好硬着头皮举刀乱砍。眨眼间,几十只老羊的脑袋就搬了家。

那哑巴牧童见此惨状,急得不知所措。突然,他灵机一动,用手指了指山洞的方向。“羊老虎”以为时和尚躲进了山洞,于是顾不上那些山羊了,立刻带着随从们朝着山洞涌去,准备展开搜查。

“羊老虎”刚一钻进山洞,时和尚便从羊屁股里钻了出来。只见他口中再次念念有词,施展法力,瞬间地动山摇。“羊老虎” 见势不妙,惊恐万分,转身就想逃出山洞。可此时,两边的山岭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缓缓往中间挤压过来,眨眼间就封住了洞口。 “羊老虎” 被死死困在了山洞里,他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求饶着,可是在这狭窄封闭的山洞中,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随着山洞越来越窄,“羊老虎” 被挤压得皮开肉绽,最终一命呜呼。那些没来得及逃出山洞的随从,也在山洞合拢的瞬间,发出阵阵惨叫,各自丢了性命。而侥幸没进山洞的随从们,眼见大势已去,纷纷惊恐万分,早已没了往日的威风,慌不择路地各自奔逃,四散而去。

洞里恢复平静后,时和尚从容地走出山洞。那哑巴牧童目睹了这神奇的一切,仍呆呆地站在原地。时和尚心中充满感激,他走到哑巴牧童面前,向其点头致谢。令人惊讶的是,哑巴牧童竟然突然能说话了!他激动地对着时和尚大喊:“大师,您真是太厉害了!”

时和尚微笑着看着牧童,然后看向那些被宰杀的山羊,心中生起一丝怜悯。他告诉牧童,这些羊头可以接上。说罢,便着手去接羊头。或许是因为心急,又或许是施展法术耗去过多精力,时和尚竟然出现了失误,错将公羊头接在母羊身子上,把母羊头接在了公羊的身子上。

神奇的是,此事过后,羊无论公母,都开始长出了胡子。这个奇异的现象让当地百姓啧啧称奇,大家都认为这是时和尚神奇法术留下的痕迹。从那以后,时和尚的大名在东安县传扬得更广更远。人们更加敬仰他嫉恶如仇、神通广大,对他和老山羊为民除害的故事津津乐道。 而那老山羊,也依旧陪伴在时和尚身边,为他传递吉凶信息。每当日后遇到不平之事,时和尚总会带着老山羊挺身而出,继续以自己的独特本领保护着当地百姓,成为了众人心中守护正义的传奇人物,他和老山羊惩治“羊老虎”这段故事,也成了当地人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经典传说,激励着后人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