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8日的上午,驻扎在卢公祠(今天的射阳县新坍镇南端)的一队日伪军及伪警察,接到了命令,全体成员前往南黄乡一带进行“扫荡”行动。卢公祠伪警察分所的警察谷德培混在队伍当中,神态从容,步伐不急不慢,和其他几名伪警察同伴一起,安静地跟在日军队伍后面。
外人或许并不知情,但谷德培心里清楚,南黄乡根本没有新四军的身影,去那儿所谓的“扫荡”,只是浪费时间。事实上,三天前,他已经通过城里的地下党党员殷虎臣,向驻扎在开北的新四军传递了消息,告知他们日军可能会进行扫荡,建议他们赶紧撤离。作为驻守在卢公祠的隐秘线人,谷德培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为新四军提供情报,迄今为止从未暴露行踪。他原本以为,今天的扫荡行动只是一场空,最后日伪军定会空手而归。
然而,事情并未按预想的那样发展。当他们行进到一半,来到开北附近时,突然遇到了一队约二十人的队伍,队员身穿便衣,手持武器,正在大路上行进。这队人马如此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阳光下,气定神闲的姿态让日伪军一开始并没有警觉,心里反而以为对方是自己人。于是,前方的日军士兵上前挥动太阳旗,准备和对方接洽。
但接下来的情景,却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对面队伍突然开火,枪声此起彼伏,“砰、砰、砰”的声音响起,弹雨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直扑日伪军的队伍。随即,那支队伍便毫不犹豫地转身撤退。
“快追!抓住他们!”日伪军立刻反应过来,纷纷举起枪开始还击,嘴里大声叫嚷着。然而,那支新四军队伍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敌我力量悬殊,经过一番简短而激烈的交火后,新四军决定放弃抵抗,迅速撤退。
原本计划执行扫荡任务的日伪军,突然遭遇了新四军的小规模反击,顿时如同失去了目标的猎犬,疯狂追向新四军撤退的方向。谷德培心里一阵焦虑,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新四军会出现在这里,但此刻已无暇多想,只能紧随其后,继续跟着日伪军追击。
新四军凭借树林和沟壑的地形优势,灵活地边打边撤,最终在接近中午时,日伪军终于有些束手无策。追了那么远,直到他们快要到达横港村附近时,追击的目标却不见了。“真是奇了怪了,怎么跑得这么快?新四军跑得比兔子还快,眨眼间就没影了。”谷德培听到旁边的人不满地抱怨,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
“我要去茅房一下,真是憋死了。”谷德培指了指路旁的一个简陋茅厕,心想着跑了一上午,实在是憋不住了。他进了茅厕后,没想到看到的场景却让他完全愣住了,之前那股急迫的尿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看见一个年轻男子,满脸惊恐地躲在茅厕的角落里,手中还紧紧握着一支长枪,似乎准备随时反抗。谷德培认出了对方,正是刚才撤退的新四军战士。显然,敌人追得太急,这名战士没能及时撤离,最终藏匿在这座简陋的茅厕里。
谷德培低声说道:“别出声。”然后轻轻靠近对方,“我帮你引开外面的人,你趁机从北面的小沟子向东跑,那里没敌人。”说完,他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嚷道:“妈呀,这厕所太脏了,差点踩到屎,真是受不了了。”
说完,他提着裤子捂着鼻子走了出去,乡下的茅厕卫生条件差,这样的情景再常见不过。周围的伪军看到谷德培的表现,纷纷露出不解和微笑,也没再靠近茅厕。而那几名准备上厕所的伪军,看着谷德培急忙后退,也不再强求。
接着,谷德培带着这些伪军来到一片树林里,让他们解决内急。趁着这个时机,谷德培巧妙地引开了敌人。而那名先前藏在茅厕里的新四军战士,便趁机悄悄溜了出来,沿着谷德培指示的方向,快速向东奔去,最终成功脱险,回到队伍中。
在那片烽火纷飞的岁月里,像谷德培这样的人,有着无数相似的英雄事迹。他们低调隐匿,在那段艰难岁月中,默默地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些本应被铭记的故事,虽然被时光掩埋,却依然在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中占据着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