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雅安天全县的鱼子酱生产基地。受访者供图
2024年,“四川鱼子酱”作为“四川礼物”成功“出圈”。
5月15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雅安行,走进“四川鱼子酱”的产地天全县,记者见到了这个建设于2010年的“高端鱼池”。
据四川润兆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介绍,作为全球鱼子酱市场的头部企业,目前该公司拥有养殖基地11个,其中天全的养殖基地规模最大,达350亩。2024年,该公司鱼子酱年产量达到63吨。今年,天全基地新建的鱼子酱综合加工厂将投产,设计年产能可以达到200吨。另据了解,天全县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鱼子酱特色小镇,打造温泉酒店、特色民宿、亲水河岸等业态,进一步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四川造”的底气:
熊猫故乡的良好生态本底
畅销全球的“四川鱼子酱”为何选择在天全投资建厂?
5月15日中午,上百斤重的鲟鱼在池塘里悠闲地游动。看着这些“大块头”不时摆动尾巴,溅起水花,记者不禁产生了好奇。
“环境好!”李军给出了答案。
李军所说的环境,不仅指天全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有投资环境。
从自然环境看,天全县背靠二郎山,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二郎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冬夏水温皆适宜,非常适合冷水鱼养殖。而优良的生态条件也为鲟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因此,我们才生产出来自熊猫故乡的鱼子酱。”李军说,除了自然环境外,政府的热情服务也是他们选择天全投资建厂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主动帮助我们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特别是在扩建二期、三期过程中,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我们投资放心也舒心。”
乐山拟建新基地:
鱼子酱年产量预计四五百吨
回首去年泼天流量在鱼塘里搅起的波澜,李军告诉记者,“流量”已经留下。
“目前,鱼子酱这个品类不能说家喻户晓,但至少品牌度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餐厅品控商、商场企业供货商和个体消费者慕名找上门来。”李军介绍,为了让“流量”流得更长久,他们在品牌推广方面,针对不同市场、不同渠道进行细分。例如,针对礼品需求,他们就专门成立部门,更精准服务客户和进行推广。
“鱼子酱已被大众熟知,鲟鱼肉也需要一个被知晓和接受的过程,我们正在研发和推广鲟鱼片等鱼肉食品。”李军告诉记者,公司在天全基地新建的鱼子酱综合加工厂将投产,设计年产能达200吨。将来还计划在乐山新建一个5000吨容量的养殖基地,鱼子酱产量预计达到每年400吨到500吨。
更远的池塘:
“共享鱼池”助力乡村振兴
聊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位常年“窝”在鱼塘边的企业家指着园区内一块展板说:“发展共享鱼池。”展板上显眼的文字写着:实现鱼池“一池生三金”。
所谓三金,一是企业流转村民土地支付给村民的租金;二是村集体投资与企业共建共享鱼池后,分得的股金;三是村民经过养殖技术培训后,在企业工作获得的薪金。
李军称,发展共享鱼池是他追求“做大做强四川冷水鱼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梦想的路径之一。目前已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约200个,人均年收入增加4万元以上。“还有农户在学习掌握鲟鱼养殖技术后,自发建设鱼池扩大生产,带动18个村共3000户农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约30%。”
目前,李军所在园区已经建设成为省五星级的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园区所在的天全县思经镇,也借此成功创建为全国唯一的鱼子酱特色小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杜卓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