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冠军陈梦又“捅马蜂窝”了!
一句“拿不到冠军就是白付出”直接冲上热搜,有人夸她敢说大实话,也有人骂她太功利,狂的没边。
这个31岁的老将,巴黎夺冠后大半年没参赛,却总提旧事,到底是真性情,还是输不起?
陈梦这姑娘,球打得硬气,话也说得直接。
尤其是,近两届奥运会的经历,简直像坐过山车。
东京奥运会夺冠时,她一句炸裂发言——“我的时代到来了”,被网友直接喷成筛子,不少人觉得她狂得没边儿。
结果呢?孙颖莎横空出世,成了国乒新顶流。
到了巴黎奥运会,陈梦顶着满场给孙颖莎的加油声,愣是把比分追到4-2夺冠。
赛后她红着眼说:“我不能哭,就是要赢给所有人看!”
得,又被骂上热搜。网友翻旧账:赢了比赛还这么苦大仇深?
这两天更绝。
国乒全队飞多哈备战世乒赛,陈梦却在家接受采访,一句“竞技体育以结果为导向,没拿冠军就是白付出”彻底炸锅。
看来,这姐巴黎奥运都过去快一年了,还是没从冠军光环走出来啊。
网友对此,更是一顿输出,支持的,反对的,各成一派。
支持的说:陈梦这是话糙理不糙,运动员不拼冠军拼什么?普通人考不上985、拿不到高薪,不也白读十几年书?
而反对派,则说:马龙拿28个世界冠军也没说队友白忙活!按这逻辑,国家队裁到只剩你好了,反正其他人都是陪跑。
更有人翻出王楠、张怡宁的采访对比:“人家夺冠都谢团队,她倒好,句句不离‘我’。”
甚至连中年网友都感慨:这话听着太扎心。
不过,也确实无语,按她这逻辑,刘诗雯混双丢金就该切腹;王浩三届亚军人家就不活了?
照这么说,那让人家年轻队员怎么办,她们天天当陪练,给主力当靶子,人家都白干了?你们的成功没有踩着人家上去?
再说了,队里那个拎出来不是:5岁摸球拍,15岁进国家队,25了还在争主力。
她这句“白付出”,相当于否定了所有人的青春。
而且,看陈梦现在的日子,确实有点迷。
队友们为了备战世乒赛,在热死热活的多哈集训,她逛街旅游接代言,央视访谈里长发飘飘的样子,还被夸像电影女主。
但每次开口必提巴黎奥运,这估计搁谁都忍不住想问:“还没翻篇呢?”
对比孙颖莎的路线——输了决赛照样被捧成“人间止藤片”,而且商业价值、影响力都反超陈梦。
而且,同样是奥运冠军,樊振东输球后道歉“对不起球迷”;孙颖莎被问目标永远回答“下一个冠军”。
而陈梦的“白付出论”,在国乒集体主义传统里,确实显得格格不入。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我要赢”的狠劲儿,不正是运动员最该有的样子?
只是,这话从得利的人嘴里说出来,难免刺耳了点。
老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放在竞技体育里,就是一个冠军背后站着千百个"白付出"的人。
就像网友说的:“你可以说‘我要赢’,但请别忘了,身后帮你捡球的人。
下次看比赛的时候,别忘了给银牌选手也鼓个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