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再启,普京缺席泽连斯基却亲赴土耳其——这场谈判背后,藏着双方怎样的生死博弈?
5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提议,俄乌双方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无条件”重启谈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迅速回应称,“15日将在那里等候普京”。
泽连斯基以为迎来一个好机会,嘴上喊着只和普京谈,想借势施压,营造出掌控局势的假象,没想到却遭美俄同时“放鸽子”。普京根本不接招,特朗普也跟风缺席。
5月14日,泽连斯基出发,前往伊斯坦布尔,准备参加“俄乌问题”谈判,并要求普京出席。但很快,普京宣布,不会出席谈判,只派了个低级别代表团过来。泽连斯基想和普京面谈的希望落空了。特朗普原计划考虑出席,但在俄方公布代表团名单后,美方宣布特朗普取消行程,改派国务卿鲁比奥和中东问题特使去。
泽连斯基为何要求与普京直接对话?
从乌克兰角度看,与普京谈判或许能获得更具决定性的谈判结果,且能在国际上彰显自身地位。
为什么普京不去?
俄方给出的理由是“先谈判,再谈停火”,而不是乌方要求的“先停火再谈判”。从俄罗斯方面来说,这或许是对谈判节奏的把控,先由专业团队接触,为高层对话做铺垫。但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一一俄方早已看出泽连斯基的企图,普京根本不想给泽连斯基“政治加分”的机会。
那么,俄罗斯谈判团队都派出了谁?
总统普京的高级助理弗拉基米尔·梅津斯基
外交部副部长米哈伊尔·加卢津
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局长伊戈尔·科斯秋科夫
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
据塔斯社报道,这份名单是昨晚普京亲自签署的命令,而且等到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和乌克兰外长抵达伊斯坦布尔后,才公开宣布——这其中耐人寻味。
从这个阵容可知俄罗斯此行目的何在!
梅津斯基是第一次谈判的团长,俄罗斯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和上一次谈判一致性,为了证明是延续中断的谈判,如果换人就成新谈判了。
但局势仍微妙得很,如果普京不到场,这次会议就不可能达成真正的停火协议,至多只是走个过场。
据乌方消息称,俄乌重点讨论30天停火的可能性,但核心分歧(如领土归属、北约成员国身份)仍未解决。尽管会谈未取得突破,但作为三年多来首次直接对话,表明双方仍保留外交沟通渠道。
事实上,在都已经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的情况下,双方现在分歧的点已经不多了。乌克兰应该也没有反攻的幻想了。主要问题可能也就剩入北约的事了,而北约此时选择落井下石,再插乌克兰一刀。
就在泽连斯基被美俄晾在土耳其的同一天,乌克兰迎来一个噩耗,“美国反对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下个月在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这意味着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梦想,可能彻底破灭,乌克兰加入北约已成空谈。
至于俄乌未来,即便达成临时停火,双方军事对抗的深层动力仍未消除,冲突复燃风险将持续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