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9时,印度再度上演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据印度亚洲新闻发布的视频显示,其关闭了建于杰纳河上游地区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大坝的所有闸门。
一时间,水坝下游河床裸露,干裂的土地袒露在阳光下,一片死寂。
距离上次印度关闭闸门仅仅过去20天,这般反复无常的操作,实在令人不齿。
印度网友也按捺不住,纷纷以调侃的口吻评论:“这次我们能储存水多久啊?”
还有人无奈吐槽:“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最后又关上了,这就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决定吗?”
回顾5月8日,印度突然打开两个闸门,美其名曰当地强降雨导致山体滑坡和严重积水,开闸是为了泄洪,和与巴基斯坦的战争毫无关系。可这解释,怎么看都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难以服众。
更早之前,印度关闭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大坝的闸门,致使水坝下游的巴基斯坦一侧干涸,农耕受到严重影响 。
当时印度更是放出狠话:“不允许一滴水流进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指责印度改变杰纳河流量和破坏水流的企图是“敌对行为” ,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印度这种接二连三的断水行为,无疑是在为每一次可能到来的和平增加难度。
巴基斯坦的农业严重依赖印度河水系,印度断水,大量农田无水灌溉,农作物干枯,农民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而一旦巴基斯坦的农业遭受重创,粮食供应不足,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为了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军事行动解决用水问题的可能性极大。
若如此,南亚地区这个“火药桶”必将再次被点燃,印巴之间很可能走向全面战争。
这一系列事件,无疑印证了那句话:凡是没打趴下的停战,都是假和平。
印巴之间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争端,这种表面的和平终究是镜花水月,随时可能破碎 。
国际社会也应积极发挥作用,敦促印度停止这种危险行为,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和平协商解决问题,否则,受苦的只会是两国的普通民众。